空桑儿伊尹呆若木鸡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不知道他是惊呆了,还是吓傻了?大红、小灵和苟且是一阵惊呼:“主人!快跑!——”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旱魃的大锤已经砸下来了。
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赵和、于平等人眼看着空桑儿伊尹被旱魃用大铁锤给砸到了地底下面去了。尘土飞扬之间,地面现出了一个大坑!旱魃还不解恨,紧接着又是一铁锤砸了下去……
此时已经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红了西天。
本来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上面,忽然间飘来了几片云彩!天空只有几片云彩,只是不见人影。难道是有仙人驾云而来?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不见人影?人们不是常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吗?
人过不留名,不知道东南西北;雁过不留声,不知道春夏秋冬!
忽然间天地间有了凉风。
“有了凉风!有了凉风!——”赵和、于平等人兴奋地大声叫了起来!
天空的云彩越积越多,每一片云彩都是停留在旱魃的头顶上。旱魃手持双锤,有些惊慌失措了。没有人知道哪一片云彩会有雨?大红、小灵和苟且也暂时忘记了悲伤,他们同样被天空的云朵给吸引住了……
旱魃仰望天空,面露恐惧之色,看来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有人说猪一辈子也看不见天空的。应该是猪无法仰望天空,如果猪躺下来是可以看到天空的,你们说是吗?
旱魃大吼大叫的说道:“你们是什么人?信不信我用铁锤砸死你们?”
云彩只是在旱魃的头顶上移动,并没有人应答。旱魃暴跳如雷,朝着天空的乌云扔出了右手中的铁锤……
旱魃手中的铁锤想要砸到天空中的云彩,那不是笑话吗?旱魃扔出去的铁锤上升了大约百十余米,然后迅落了下来……
几百斤的大铁锤呈加度落了下来,那得多大的力量啊?想不到旱魃飞身跃起,竟然能够把大铁锤给接住了,旱魃的力量果然是骇人听闻!目击者更是瞠目结舌!紧接着旱魃又朝着天空扔出了左手中的大铁锤……
在旱魃扔出左手中的大铁锤之时,那雨点可就下来了……
没有打雷,只是刮了点风,就下雨了。原来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啊!
人们不是常说雷声大,雨点小;不打雷,不下雨嘛!没有打雷,雨水果然是大。别处的天空都是晴朗,只有旱魃头顶上的天空是阴云密布,落下了雨点。旱魃并没有接左手扔出掉下来的大铁锤,而是任由大铁锤一头扎入打雷泥土之中……
旱魃急忙躲闪避雨。可是乌云如同通人性一样,追着旱魃在下。
起初下的是小雨,丝丝缕缕,缠缠绵绵;如醉如痴,如梦如幻;慢慢地雨势变大,如同瓢泼大雨,大雨倾盆……
小雨落到人们的身上时,感觉挺舒服,清凉无比,凉爽怡人。久旱逢甘雨的感觉实在是太好啦!可是大雨却不同了,赵和、于平、大红和小灵、苟且等人都被雨水给淋湿了,变成了落水狗和落汤鸡。
在雨水的面前,旱魃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雨水落到旱魃的身上,旱魃的身体被雨水溶解,慢慢地溶化了……
谁说旱魃不怕水?原来旱魃也是怕水的,只是旱魃不怕少量的水。咆哮的旱魃仍然在垂死挣扎着,他想要用身体的热量来蒸和稀释雨水。可是倾泻而下的雨水不给旱魃喘息与修复都是机会,此时他的双脚和腿部已经被雨水慢慢融化掉了,他即使想要逃跑,恐怕也是无能为力了……
旱魃的身体在雨水中扭曲变形,慢慢地萎缩变小;最后旱魃的身体变成了一堆烂乎乎黑泥。雨还在下。旱魃变成了一摊烂泥。
看到旱魃死了,人们终于是长长吁了口气。
旱魃一死,云开雾散,大雨在一瞬间停了下来。夕阳下依旧是一片晴朗的天空。这件事情说来还是很蹊跷的。旱情依旧没有解除。按常理说,旱魃死了,旱情应该解除了才对,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吗?或者说存在着什么猫腻吗?
本来这几片云彩汇聚成的乌云也是很奇怪的?难道你们不觉得这件事情很诡异吗?
当神鸡大红等人回过神来之时,他们先想到的是主人在哪里呢?主人会不会有事啊?
“主人,你在哪里啊?”
“主人,你出来啊?”
琴公子赵和、书公子于平也跟着叫道:“大圣人,你在哪里啊?大圣人……”
“你们别叫啦,我在这里呢?”
主人回过头来,循声望去,只见在他们身后十余米远的地方,空桑儿伊尹站在那里,手握胸前,怀抱拂尘,一身凛然正气,玉树临风!大红、小灵和苟且等人急忙跑过来询问伊尹刚才生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空桑儿伊尹讳莫如深的回答道:“天机不可泄露啊!”
琴公子赵和问道:“大圣人,旱魃已死,旱情应该解除了吧?”
伊尹胸有成竹的说道:“今晚三更之前必有降雨,可以说旱情在今晚就可以解除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和、于平等人是半信半疑,只听赵和说道:“如此旱情,下一晚上的雨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吧?”
伊尹回答道:“雨不在多,风调雨顺即可!本轮降雨最少三天,最多七天,旱魃死了,咱们抗旱赈灾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
当空桑儿伊尹主仆四人和赵和、于平回到营地之时,已经是二更时分了。古时候打更一夜是分成五更的。半夜是三更。更夫在七点敲铜锣打一更,一更是刚刚黑天;九点大二更,告诉人们要关好门窗,该睡觉休息了。更夫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应该熄灯了;三更是十一点敲铜锣;四更是一点敲铜锣;五更就是凌晨三点敲铜锣,告诉人们应该起床了……
古人的作息时间的好规律的,无论是文武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在三点以后起床。即使是帝王在四点左右也要起床,因为五点是早朝时间,大臣天不亮就要上早朝,所以他们基本都不会吃早餐,只能是散朝以后回来吃。
帝王一般也是散朝之后吃早餐的。
空桑儿伊尹和太师赵良、卿士于莘、关公关龙逢说明了此行的情况。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诉说了经过,并没有添枝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