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心声泄露,携系统同闯架空王朝 > 第633章 儿臣知错了(第1页)

第633章 儿臣知错了(第1页)

只见身着绣着暗纹祥云的明黄色常服、鬓角染着几缕霜白的太上皇,在贴身宫女的轻扶下缓步走来。

她虽已年过半百,脊背却依旧挺得笔直,不怒自威。

眉眼间既有历经风雨沉淀的帝王威严,又藏着几分对晚辈的温和慈爱。

皇上连忙上前两步,躬身行了个标准的君臣礼,趁着搀扶母皇手臂的间隙,压低声音。

带着几分无奈与“告状”的意味:“母皇,您可莫要太过纵容她。

今日经筵上,太傅正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古训,她倒好,当场打断授课,接了句‘水亦可煮粥’的浑话。

气得太傅当场摔了手中的玉戒尺,连讲章都扔在了地上,回府后便传了太医,说是气闷难平,连明日的经筵都辞了。

方才训她,她还振振有词,说太傅‘心胸狭隘,容不得异见’,这丫头,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太上皇斜睨了自家儿子一眼,那眼神里的嫌弃毫不掩饰,仿佛在说“你连个六岁孩子都治不住,还好意思来告状”。

随即伸出双臂,稳稳接住像小炮弹似的扑进怀里的小人儿,用指腹轻轻点了点她圆嘟嘟的鼻尖。

语气里满是化不开的宠溺:“我们麒儿这是又惹你父皇生气啦?

让皇祖母看看,我们麟儿是不是受委屈了?你父皇是不是又板着脸训你了?”

皇上在一旁看得欲哭无泪,望着在母皇怀里窝成一团、还偷偷冲自己做鬼脸的小家伙,只能暗自咬牙。

果然,有母皇在,他这当父皇的就成了“外人”,连训孩子的底气都没了。

太上皇抱着孙女轻轻颠了颠,又用脸颊蹭了蹭她毛茸茸的丸子头,逗得她咯咯直笑,殿内原本严肃的气氛瞬间消散了大半。

片刻后,她才将小姑娘轻轻放在地上,自己也顺势蹲下身,与她平视,身上的帝王威严淡了些。

语气变得温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麒儿素来灵慧通透,一点即悟。

皇祖母最是疼惜你这份难得的慧根——三岁识千字,五岁能背《论语》。

连朝堂的策论都能说出几分见地,这是多少皇子公主都比不了的。

皇祖母也知道,你脑子转得快,总能想到旁人想不到的新鲜话,这不是坏事。但今日之事,你确有不妥。”

她顿了顿,轻轻握住小姑娘肉乎乎的小手,指尖带着岁月沉淀的温度。

继续道:“夫子既是授业之师,便是引你叩开学问津梁、知晓古今事理的人。

无论是太傅,还是日后教你书法、骑射的夫子,对他们,你都理当心怀敬畏,言行间存一份恭谨。

上课认真听讲,不随意打断,不胡乱接话,这是为人弟子的本分,也是规矩。

皇祖母知道,你觉得水的用处不止‘载舟覆舟’,能煮粥、能浇花,说得确实有道理。

可在经筵那样庄重的场合,随意打断夫子讲授、乱接话头,便是失了分寸,既是轻慢了师长。

也乱了课堂的规矩,这可不是聪慧孩童该有的行止。”

太上皇抬手摸了摸她的丸子头,锦带上的东珠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眼神越柔和:“皇祖母不是怪你想法新奇,而是希望你明白,‘聪慧’不仅是脑子转得快,更要懂得‘分寸’二字。

尊师重道,守礼懂矩,才能让你的慧根真正长成参天大树。麒儿好好想想,皇祖母讲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殿内熏着清雅的檀香,鎏金铜炉里的炭火烧得正旺,将殿中映得暖意融融。

小姑娘垂立在明黄绣云纹的锦毯上,间的东珠,随着她细微的动作轻轻晃了晃,出几不可闻的细碎声响。

她小脸涨得像刚摘的红苹果,连耳尖都透着粉润,却始终不敢抬眼去看面前的人。

她悄悄将指尖深深攥进藕荷色宫装的裙摆,绣着缠枝莲的缎面被捏出几道深深的褶皱,连指节都泛了白。

她捏着袖口的手指蜷了蜷,却还是迎着太上皇的目光,认认真真点了点头。

“皇祖母,父皇,”她的声音糯软得像浸了蜜的棉花,却带着几分清晰的悔意。

尾音轻轻颤,“儿臣……儿臣省悟过错了。”

她偷偷抬眼瞟了瞟帝王,见父皇脸上的愠色淡了些。

才鼓起勇气继续说:“今日课堂上,夫子正讲着治国的大道理,儿臣不该随口接那句‘水亦可煮粥’的。

那是对夫子的轻慢,也是对学问的不敬重。”

说到这里,她的小眉头轻轻蹙起,像是在懊恼当时的冒失。

“儿臣刚刚才想明白,夫子气的不是我说错了,是气我把治国的大道当成了玩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