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让外戚再次伟大 > 100110(第3页)

100110(第3页)

“诸位请起。”

接受过梁道玄和梁珞迦培训的孩子,场面话自然不会太差,姜霖站高临下,也还是有点紧张,他不是没有参加过这种大场面,可是给自己选伴读,由他做主的事情却实在不多,此刻又让他主理亲临,简直一颗心都要提到嗓子眼。

梁道玄就站在众人身后,甘棠苑正门,和小外甥遥遥相对,此刻向看来的目光微笑点头回应。

姜霖见舅舅鼓励自己,顿时底气十足,按着之前自己所想的话语,扬声道:“朕见诸位求学甚笃,为伴驾而精进,十分感慨,今日选贤,不只是为朕之左右可得贤良,也是为国储才,多择饱学之士……”

他背得十分通顺,可到这里,他忽然觉得氛围有些紧张,眼看下面好多自己同龄的孩子似乎都要有些发抖了,他觉得可能是这些话太正式,有时候在小朝会上,舅舅也常常用诙谐平实的话语代替上奏那刻板无趣的言辞,稍稍调节,这样争论的大臣也没有那么紧张。

有样学样,他顿住了预备好的辞令,笑道:“朕的学识不过尔尔,所以才需要有真才实学的诸位辅佐,今后若有幸同游帝苑,共读经史,皆是自今日甘棠遗爱,太【】祖典故薪传有自。各位大可放手一答,将试卷当做朕的耳朵。”

他是孩子,说孩子气的话一点也不突兀,反倒可爱,拉进了自己和下阶侍立考生的距离。梁道玄觉得孩子真是长大了,这么会说话,老梁家的基因也不是一无是处对吧?一时感慨,简直都要用袖口去抹眼泪了。

大概是看到舅舅鼓舞的表情,和下面稍显松弛的众人,反馈极佳,那姜霖自己也稍稍放开,继续道:“朕读书闻知古圣贤王,都是兼听则明的,所以你们不要只说朕爱听的,要能明陈利弊,这样朕会十分欣慰,而你们的父兄家人在外头也会为你们引为门荣。天下之大,唯有你们能列在此时此地,朕之面前,还望诸位珍之勉之,待到来年你我垂老,思及君臣佳话一生一世,今日便是史书开篇的头一章。”

“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阵列齐呼,无不振奋,梁道玄旁边站得是辛百吉辛公公,为仪式的庄重,两个人都十分克制,要是私下里,估计两个人要抱头痛哭欣慰小皇帝在教养之下竟然如此聪慧。

梁珞迦在殿内听着,偷偷拿手帕拭泪,又赶快忍住。

还好徐照白站在阶下背对自己,又有帷幕相隔开,不然真是让人看了笑话。

但是孩子这么懂事聪慧,做娘的不感动,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终于,学子入殿,座位是早就分好了人次的,素色茧绸围屏将座位隔开,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沈宜方才读的圣旨里有说,这些都是上进贡物文房,因是陛下头次内廷选才,为表恩意,考试后,各位考生可以将这些御赐之物视作本次考试的纪念带走。

众人打开的时候都小心翼翼地,纵然富贵乡中长大,但御用文房仍是少见,此刻爱不释手。

徐照白默默看着,在请示太后和皇帝后,宣布开始答题,试卷并不单独一一发下,由他扬声诵读,同时,试卷也早已由徐照白亲手以一绸布书写,两位光禄寺的侍者抬着布架,一一走过在场众位考生面前。

这道题梁道玄之前就知道,前面是介绍甘棠苑、遗爱湖和太【】祖的关联,接着便是题目:

“……《史记》周本纪与燕召公世家所载周召二公,共辅成王,臣和而君睿,芳名长播青史。今之择臣,如何以二公为鉴?”

徐照白殿试都主持得来,一个内廷选读的考试,自然得心应手,念完之后,命沈宜亲手焚香,计时答题自此开始。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首先,他的史料来自《史记》,符合这个年纪孩子读书的覆盖范畴,不会太过晦涩,但如果只读了四书五经,也不足以应答。

其次,紧扣甘棠遗爱与考试之地的择取,将太【】祖和故史贤王相提并论,回头要是有人觉得这次活动办大了,梁道玄会有说辞将这件事的定义改换为一个纪念太【】祖发表弘扬传习甘棠遗爱精神讲话一百周年的性质,要是这样还继续发表反对言论,那就不仅仅是不礼貌了。

最后,问题简单易懂,可有见地的孩子,会对选择贤臣这一母题有自己的看法,即便转述圣人言辞,自经史子集里发声,也能证明孩子涉猎颇深,不管从任何角度,都能回答。

想到这个题还是妹妹出的,梁道玄很是骄傲。

徐照白本次主考很是乖觉,没有提出太多自己的意见,不知道他是受了梅砚山的暗示,不要多管,放手看看他们能作什么妖,还是确实不愿意过多涉足皇家内事,造成他里外不是人的局面,总之,梁道玄对徐大人的配合表现目前还算满意。

众学生埋头苦答,梁道玄在殿内观望,总觉得哪里差了点什么,后来想到,原来是太风平浪静了,自己有点不大习惯。

自己考试从来鸡飞狗跳,倒霉得很,换了别人就风调雨顺,有时候真的要信命。

梁道玄感慨之余,忽然想起什么,用目光去在一个个低着的脑袋中寻找,不一会儿就寻见康国公家最小的四公子丘昭。

就这个孩子在抬着笔发愣,面前的纸比白布还干净。

梁道玄之前查看过各位考生平常的功课,心里有数,丘昭不是最顶尖的那几个,却也是排得上号的学识文笔。可自从康国公家被梁道玄连恐吓带威胁后,一家子给老爹送去京郊别苑,美其名曰“颐养天年”,而后回到家关起门,对外面说是静心修德,为老爹祈福,实际上门里头该怎么争还是怎么争,没有一时半刻的消停。

这事儿再闹不到宗正寺前头,梁道玄不用管,也不不屑于管,可康国公的四公子确实是个好孩子,在舅舅家也不能安心读书,听说他大哥找上门过两次,至于为了什么说了什么,旁人却是不知。

这时候孩子在发愣,显得有点可怜,梁道玄又不能出言提醒,想了想,他暗中对负责今日巡看的鸿胪寺礼官说了几句,礼官立刻了然,命人捧了一摞光禄寺裁备的雪白新纸,走下去又发一轮。

孩子考试不像是殿试考试,各个身经百战,有些不一会儿写花了、崭卷了,桌上原本的纸就显得不大够用,再发一轮,好多人都如获大赦。

礼官到了丘昭的面前,不等他要,纸就落下去,而后轻点两下桌面,丘昭抬起头,再顺着礼官的目光看到殿门右侧站着仿佛门神一般的梁道玄,如梦方醒,立即提笔埋头作答。

第104章甘棠遗爱(下)

初过子时,阅宸楼依旧灯火通明。

忙了一日内廷选考的梁道玄走行宫北甬道回家,顺路来这里取些文件。

今天小外甥和妹妹不可不谓风光,待考完誊抄过后,诸考生散去,虽是疲累至极,但见了在外恭候的父兄家人,无不感慨圣德明召,真当他们和科举的天之骄子一样,天暗了,还是天子亲自继烛以示隆恩,往后一辈子都能拿来当光宗耀祖的事迹讲到老死那天!

想赚得人心,只恩无用,威也重要。

其实考试流程可以设计得更严谨公正,但梁道玄却以为,这次考试真才实学只是一方面,权力的平衡也是重要的环节,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像殿试一样,为免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弊端与非工正的操作空间,当场众人一起阅卷判卷。

糊名誊抄过后,过两天出成绩即可。

这两天会发生多少忐忑和走动,梁道玄通通不管,反正又不是必须确保上升空间公正公平的科举,没有贫寒百姓子弟在,一群官宦勋贵人家的孩子内卷,有时候可不得看看家长的实力么?

借着这个机会,他也想看看谁是真拿在皇帝和太后身边的近侍之位当回事的,而谁全不在乎。

在权力面前,很多利益群体也不是铁板一块。

刚考完,就有人期期艾艾找上了自己,绕着八道关系,想通融通融,问问孩子成绩,看看有没有调整的空间。

梁道玄是不会落人话柄的,于是他也自然回绝,但他也明说,这次考试考中的是一批人,原本就定下来,还有另外一批要政事堂和太后一齐商议,也要参考皇帝的意见,不用太在意成绩,如果真不放心,不如眼光往后看,可操作空间后面的才是足够大。

他滑不留手,人家也会去找别人,但此刻把自己关在阅宸楼里的判卷官徐照白,却谁也照不到面。

徐照白在滑不留手方面,并不输给梁道玄。太后既然已经负责了出题,于是该他判卷,这也是按照之前商议的结果来。可是判卷比出题难处理甚多,由于考生已经见过了家长,完全可以转述自己作答内容,誊抄避免认出笔记这一项作用有限,只要存心,徐照白是可以帮人开这扇无一物二的后门。

但是他没有。

梁道玄来都来了,要是不跟上司打个招呼,显得太没有情商,结果却在门口被两个楞眉横眼的禁军拦住。

“梁大人,徐大人吩咐了,他判卷期间,任何人都不许进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