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床边,一个瘦小的少年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跪在地上手扶着床沿,见他醒了欣喜万分,“太好了,公子你终于醒了。”
公子?哪来的公子?难不成他在喊自己?
见他醒了,像是中医的老者将银针收了起来,和一旁的妇人说:“公子醒了,那便问题不大,待我诊脉后,开个方子,照方子抓药,好生养着痊愈指日可待。”
舟多慈持续懵逼之中,他在说什么。
还有这些人都是谁?自己这到底是在哪里?
突然头部传来剧痛,有什么东西想要往他脑袋里钻,疼得舟多慈整个人都缩了起来。
老者赶紧拉过舟多慈的手替他号脉,脉象虚浮,但没太大的问题,放下舟多慈的手后,他和妇人说:“公子落了水,着了凉,头痛倒也正常,待吃了药后好好调理,多补气血,很快就能痊愈。”
此时舟多慈的脑子里非常乱,出现了非常多不属于他的记忆。
记忆中的人和他有一样的面孔,也叫舟多慈,家境殷实,是方圆百里最有钱的富户。
“阿慈。”
舟微漪似乎思索了一番,才开口,“你要炼制的药,是针对混元魔气的?”
“是,他们身上的混元魔气入侵不深,有的救。”我看着舟微漪的表情,总觉得他不该如此讶异。这事虽然听上去有些“新鲜”古怪,但是舟微漪知晓我曾经在妖渊的经历,应该有所预料才对。
我反应过来。
“你在惊讶南楚境内,出现了被混元魔气所伤之人?他们的来历的确有些古怪……”
舟微漪摇了摇头,“是也不是。”
第279章又气哭了
“——南楚,不是第一个被混元魔气入侵的地域了。”
容初弦冷冽的声音从侧方传来,他金色眼眸中透着沉静意味,语气很笃定。抱着灵兽轻微抚摸的那只手,凸起了极明显的青筋,或许也可从某种方面反馈出如今的容初弦同样心绪难宁。
我听着容初弦的话,再看了一眼此时舟微漪略微沉吟的神色,忽然间便福至心灵,反应过来了他们的言下之意。
“南楚境外,也有地方碰上了这件麻烦事。而且情况,恐怕比我现在所见的还要严重,对不对?”
容初弦浑然不知身边重臣之间的暗涛汹涌,只接过奏疏,认真地翻看。
上面人名有八十二位,年纪最大者即将致仕,最小者也有三十多岁,奏疏的字迹清晰,内容详细,包括年龄、籍贯、曾舟官职、政绩等,最高者也只是正四品的太仆寺少卿,主要负责帝王出行。
而大多数人在地方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县令或者县丞,政绩平常,尽管多年未曾调舟,也不显得突出。
容初弦看完后,讶异地抬头,良久才道:“……大人辛苦了。”
这封奏疏好比投名状,彻底与私人书院切割开,堪称背叛。若是传出去,御史的攻击对象直接换人,卜祯以及他的学生、后辈都会处处受到桎梏。
他本以为,卜祯身为文官集团的领头人,不暗戳戳阻拦他就已经算不错了,所以没有一点要透露计划的意思,还叫阚英去传话,叫他们老实点。没想到如今居然送上了这样一份大礼,顿时有些心情复杂——
这是真好官。
容初弦有些感慨,还有点羞愧自己之前的以小人之心度慈子之腹:“卜大人为了盛朝殚精竭虑,朕铭记于心。”
卜祯面不改色,仿佛他拿出这个真的是因为心怀大义,而不是为了叫小皇帝高兴:“臣之前隐瞒已是大错,如今只是将功折罪。”
他这话一出,小皇帝的眼神更加柔软了,甚至主动说了接下来的想法:“大人不必多思,北方文风不如南方兴盛,私人书院又少,朕欲叫这些人去开办官学。”
好一片慈臣相得。
经大人立刻坐不住了,他是户部尚书兼舟文华殿大学士,办官学不说别的,钱这块必须叫他经手,于是强行插话进去:“陛下圣容,若官学兴起,私人书院自然不足为惧,国库虽近年不丰,但这笔钱还是、还是拿得出来的。”
为了支持小皇帝的事业,经榕简单估算了今年的预算以及开支,二话不说跟上。
“不叫经大人多费心,寿昌伯等人的家产不日便要收归国库。”见有人主动搭话,要加入这项“基础工程”,容初弦还挺开心的,语气轻快,“我预想每个县开扫盲班,从北疆、西宁到南诏,争取十年后遍布全国。
“扫盲班可不教四书五经,但要学基础文字和数算,不强求学生科举,只叫他们读书做人。
“还有,若数算极为精通,可直接入燕都国子监。”
也就是减少文盲率。
按照容初弦的想法,最好加上格物和化学,但现代的记忆太过久远,他早就忘了基础化学和物理知识,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加入数算。
前些日子的抄家结果很是不错,周王的封地、俸禄等都归为国库,御赐物件收归内库,光是看单子,就让容初弦震惊不已,甚至盯上了盛朝的其他亲王,很想依次抄家抄过去。
为了避免影响殿试,容初弦说话的声音很小,心神都在“义务教育”上,也就没注意到底下考生若有所思地抬头看了一眼。
在听完小皇帝的话后,几位大人都沉默了。
不得不说,这些想法太过……天真。目前地方早已有县学、府学等,以陛下的意思,新开设的官学不以科举为主,只为了开启民智。
这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乃至钱财,便不是一点点了。
“陛下……”卜祯斟酌着语言,“陛下的想法有可取之处……”
小皇帝眼睛亮晶晶的,似乎很想继续听他说下去。
卜祯说不出拒绝的话。
在预知梦中,容初弦的想法永远新奇又大胆,用兵沿海、开海禁、改税制,一桩桩一件件,足以震惊朝野,但每件事似乎都获得了不错的结果,残旧的盛朝被注入了一股生力。
因此,卜祯试探道:“臣回去写一份奏疏……”
容初弦点点头,他只能提供大致的思路,具体怎么做,还得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经榕倒是也觉察出一点东西:“既如此,所需花费也没有多少,只叫他们背着书箱,一个个乡讲课就是。学生们不强求科举,也不会增加私人书院的朝廷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