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彻底消亡为代价,将伏羲性命强行保下。
众圣明了前情,皆是看向女娲。
女娲面色复杂,未曾想到自己无力撼动的兄长命运,却被先前抛却的人族子民,以彻底消亡己身为代价强行扭转。
伏羲如今先天根基犹存,又何须寻求日后尊位!
文梓更是双目泣血,神色冷然看向女娲,满腹悲愤地质问道:“今日人族能以孱弱之身扭转伏羲命运,圣母却以天数之名将人族万千生命送入末路?”
而后,他也不待女娲有何回应,面现决绝之色,撑起强弩之躯,手中持利刃全力刺向伏羲所在。
“不可!”三清齐声呼喝,纷纷出手将文梓身形阻住。
事已至此,若再让伏羲丧生文梓之手,就再难收场了。
接引、准提冷眼旁观。
女娲只是护在伏羲身前,面色木然,并未作何反应。
文梓身形受师父、师伯所制,挣脱不得,心中怒气却犹自不可消磨。
怒气攻心之下,又有血迹从其口中溢出。继而身形一阵踉跄,慌得三清急忙松开桎梏,将其扶住。
却见场中有一道虚影闪现,避开几位圣人防御,抵至伏羲身前。
屈指一点,将伏羲真灵收于掌心,而后身形完全现出,面容同文梓七分相仿,周边隐隐有混元之意显现。
只见这道身影摊开手掌,掌心三点星火萦绕着伏羲真灵,面带嘲讽看向女娲:“弟子文明,见过师叔。”
“如今伏羲擅自避开此劫,岂不辜负女娲师叔一片苦心谋划。弟子此举,也该算是顺应天意,师叔切莫怪罪。”
三清见得此景,将身边文梓护持更为周全,对于文明所在却是不能顾及,生怕对女娲过于刺激。
通天还忍不住锤了文梓肩膀一下,恨恨道:“你这小子可真会作死,不过新斩一尸,就敢在圣人面前如此放肆!”
女娲却并未如同三清所料那般暴走,只是缓缓闭上双目,两行清泪流出。
良久之后,她方才睁开眼睛直视文明,神情满是淡漠:“天意如此,我不怪你。你之所为,也不过是将人族以万千性命为代价扭转的天数斧至正轨。”
文明听到女娲此言,面色满是愕然,略加思索之后,仰目望向苍天。
失神间,其掌心所制伏羲真灵,已被女娲取走。女娲将伏羲真灵小心护持在绣球之中,留待以后送入轮回。
文明对于女娲所为已然不再关注,仍旧怒视上天。
继而,其面现愤恨之色,怒斥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今日,我便逆天而行!”
随即,便见文梓投映于洪荒大陆之上的识海星河,渐渐脱离此地。
而后,汇聚成一片璀璨星云,向着洪荒苍穹极深处,缓缓隐去。
文明仰天相告:“今天地不仁,吾谨以献祭此身以逆天。”
“星空深处,当立人间。万道蛰伏,诸法不显。其内众人,不拜圣,不修仙。莫向轮回求来生,但求奋进三万天。惟以双手劈地,集结众志开天。来时两声啼,去后一缕烟。渡千难,平万险,待到春色满人间,文明复现。”
随着文明言语传播于天地之间,其身形逐渐趋于消散。
洪荒天地似是被文明此举激怒,雷声大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风起云涌。
最终于半空之中,汇聚无边天劫,硕大雷柱轰然劈下。
然而劫雷劈在文明身形之上,恍若无物,不见半点作用。
其身形仍旧缓缓消散、不紧不慢,文明眼神直视上空劫云,满是嘲弄之色。
伴随着劫雷的无能狂怒,其文明身形最终彻底消散于天地之间。
随着文明身形彻底消散,漫天劫雷也向着星空深处缓缓退去。
洪荒天地复归清静,唯有滔天洪水仍旧从天柱缺口处喷涌而出。
文梓强撑着挣开师父、师伯的护持,仍旧看向女娲:“万寿山一带有镇元子道友护持,尚有人族气运留存,昆仑山中也有些许气运幸免,想来人族这般境地仍旧不合师叔原本心意。”
文梓细细感受一下人道剩余气运,冲着女娲一笑,满是嘲讽意味:“剩下这些气运就不劳师叔谋算了,文梓自行分化便是。也能让师叔稍稍心净,免去人族受劫之苦。”
而后文梓便以人道气运为依凭,朗声道:“人族修士,金丹大道之外,另辟地仙之道。奉大德之士镇元子为地仙之祖,尊为与世同君。独掌一道,位同教主,见圣不拜。”
却是将人族剩余气运,为镇元子塑了一尊不灭金身,以感念其在巫妖大劫之中对于人族的护持。
场中诸圣,皆是面面相觑,不曾想文梓会做这般处置。
只是事已至此,诸圣也无人开口反驳文梓之语。
而后,现场一阵淡淡威压显现,道祖鸿钧于半空之中现出身形。
太清等人见此,未及向道祖见礼,便先行将文梓护至身后。
鸿钧道祖却是对几人表现不以为意,面色轻松的同女娲吩咐道:“如今巫妖大劫已然结束,此地天柱之缺应当由你来补。”
女娲恭声领命,而后便取出乾坤鼎,炼化五彩神石,以作补天之用。
鸿钧道祖则是看向场中诸人,语调轻松说道:“如今天道缺位,我亦无心俗务。日后洪荒各项大势,便由你们相商而定。其余杂务,我欲令昊天、瑶池重立天庭,打理三界。”
鸿钧关于昊天瑶池之言,诸圣并无异议。
只是天道缺位之说,却是让场中众人多有疑惑。太清身为鸿钧门下大弟子,率先出言相问:“老师所言天道缺位是何意,可是已然合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