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金风玉露[仙逆同人文] > 79婉儿(第4页)

79婉儿(第4页)

王林带我到镇子上寄了信,我不知道哥哥在哪,但是我们说好去燕州的,他寻不到我,想必会先去燕州安定下来。

如此我把信寄去燕州,或许能联系上哥哥,以防万一,我还多寄了一封去京城。

王林特意询问了掌柜我寄出去的信,我知道他提防我,至于我的身世,出于私心,我无法与他明说。

第一封信我没有把握哥哥能收到,是以信里并未提及太多,即便他拦下我的信也无妨。

天麓山山匪冲我来的,倘若他们受人之托,却未终人之事,以京城办事的规矩,不会留着天麓山山匪,死人才能保守秘密。若山匪聪明,我与哥哥逃生的事情必然不会告知京城。

那么我与哥哥此刻在京城眼里,已经是死人了。

死人不会对他们有任何威胁,即便如此,我也不能与王林坦言,我不确定他会不会相信我,接受我继续留下王家村。

是以,我隐瞒了身世,即便他话语几次三番有意无意试探,我只能状若不明其意。

***

王林总是待在自己屋里温书,沉默寡言,我猜想他此次上京赶考不成,必然心有愧疚,倘若他未伸手相救,也不会滞留山上。或许眼下已经完成会试考核。

我接受他对我的防备和堤防,是以那些冷漠与淡然,我都可以视而不见,只是希望借宿王家时日,能为王家出些绵薄之力,以报王林救命之恩,报王家收留之情。

我跟着王婶打理家务,收拾小院,忙活女工,只是希望能偿还王家人的恩情。

王家村村民大部分以采药为生,我想或许能借此谋生。

清平镇物产丰饶,又临港口,诸多外商途径码头,药材销路自是不必担忧,或许我还能借此机遇炼制丹药,丹药所卖价格高,能赚到更多的银子,而王家村外的山头遍地药材,为我炼制丹药也提供了便利。

我用药材炼制的第一批丹药,便是简易的安神香和提神香,王林备考温书伤神,提神香有助于清神醒脑。

可我不知他没有焚香的习惯,他并未领我的情。

不过习惯是可以培养的,我自作主张在他房里点上香,若他不信我,觉得我有旁的心思,大可把提神香拿去药房,一问便知。

白日与花影上山采药,日子过得充实,只是从前习惯夜里与哥哥一同看书辩论,望着漫长寂夜,我又思念哥哥了。

窗台下的山茶传出芳香,我望着院子布置的景致,视线被西厢房一抹光亮吸引,从东厢房窗台看去,能看见王林在烛光下温书的身影。

哥哥从前也是勤勉,可会劳逸结合,与三五好友同窗喝酒听戏对弈诗文,而我住进王家,从未见过王林外出与好友玩乐。

原以为哥哥已是自律勤勉,不想更有甚者。

就是不知他这人才学如何。

清明临近,王家村雨水连下几日,周婶患有腿疾,发作时并不好受,祖父原先的行医手札有记载,我看过一些,可以凭借记忆为周婶治疗缓解疼痛。

为此我让王林陪我到王浩家借医书,田间被雨水浇透了,田埂泥泞难行,我走不习惯,王林放慢脚步,我原以为他不会等我,可过后我才知道,雨水淋湿了他的肩头,而我却未沾半滴雨水。

他虽冷漠,除了性子孤僻一些,不爱说话,却有风度,倒也没有别的短处了。

周婶最近要给王林议亲,还要我给意见,我看了画像,都是与我年纪相仿的女子,各有各的好。

我自知成亲要两情相悦,可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不知他心里如何想的,但是周婶既然开口,我便愿意替她解困。

从三幅画像里挑了个我自认与他最合适的女子,叶清儿。

王叔和周婶都很高兴,家成业立,这是周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们希望王林考取功名,早日成家,可他错失了机遇,只能再等两年,自是先着手考虑成家一事了。

若王林成家,定然需要银子,王家过得朴素,可王叔以木雕为生,家境不应如此拮据才对,必然是因着王林上京赶考,银子都攒着给他了。

若我能替王家解困,也算报答他的相救之恩。

王叔的木雕手艺精湛,我在京城也瞧过木雕,只是没有见过雕刻的过程,我想王叔能雕一个小像给我,摆在窗台下,王叔说王林也能刻。

我正诧异时,他却冷漠应着,“没空。”

还是这副样子,我早已习惯了。

他要温书,确实也没空给我雕。

往后我白日上山采药,夜里便在他屋里看书,仿若又回到从前在京城与哥哥一块挑灯夜读的时日,我喜欢这种感觉,替他点灯添茶,我能感觉到他也习惯了我的存在。

允我自由出入他的房间,可我除了更换插花,添茶点灯,看书,也没有出入他房间的必要。

无意间我看见他纸张写了吴师道的策问,与他谈论几句,只言片语中,我便知晓他眼界宽阔,对策论的见解读到。

我不能表现太多,为了避免引起他的疑心,我只能隐藏自己的论述,佯装不懂地问了他几个深奥的问题,可他答得严丝合缝。

那一刻我心情变得尤为复杂,以他才学,若是此次入京必定能取得功名,是我连累的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