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躺赢从替嫁开始 > 5060(第8页)

5060(第8页)

总之一句话,他们老邵家也是排面上的人物,再不济也不能娶一个西南穷山沟里的秀才堂妹吧。

“大哥就不想我们家往上走一走。”邵程和邵岩的想法不同,他觉得和老君家做亲很合算,撇开其他,就光是能和谢迁,周谨言这两人做连襟就已经是血赚,更别说,周家和明爷肖玉书的关系如此密切。

那救命之恩可不是说过去就过去的。

“那也不能。”邵岩经过弟弟一分析也觉得没错,但心里还是有些疙瘩。

他弟弟可是他们老邵家这一代最拿得出手的男子,出京前家里正在接触一位四品官员家里的庶女,若是能成那真是一步登天了。

“不合算。”邵程对于家里的想法并不赞同。

四品官的庶女,还是独女,听着确实不错,但这四品官是个闲差,以后别说老邵家就是他这个做女婿的也很难借到什么力。

至于独女还父母宠爱倒也确实不错,但是从小养在嫡母手中,这位大小姐听说十分争强好胜,性子也变扭,不然也不会透露出下嫁的口风了。

邵程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个明事理知是非的姑娘,让他一天天哄大小姐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若是之前没有选择,那么他可能权衡利弊后就捏着鼻子认了,但是现在有了其他选择,邵程是绝对不想高攀那位大小姐的。

邵岩最后也被弟弟说服了:“那你是想聘哪一位呢?”

“自然是二姑娘。”邵程双眉一扬,反正最大的君仪已经死透了,这要是成了,那他就是老君家妥妥的大孙女婿。

而有时候,名分真的很重要。

当然他觉得二姑娘真是刚柔并济的最佳范例,刚刚好符合他对于妻子的想象。

“那稍后我就去信家里,到时候就麻烦大哥帮我去探探口风,若是老君家也有意,过年后选个日子就可以上门提亲了。”邵程有些迫不及待。

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缺有眼光的人。

第55章第五十五章传说

君柒十五周岁的这个生日可谓是惊心动魄,一直到第三日,腊月十四这一天都还没有完全缓过来,主要表现在不想拿针线,想拿撑门棍,但是撑门棍作为证物已经被带走了,只能等新的撑门棍做好再把玩。

不过新的撑门棍还没有送来,她这边又收到了老君家捎过来的消息,后日也就是十二月十六那日,谢迁舅母沈夫人会请媒人正式上门提亲,然后隔一日十八下聘,再隔一日二十上门请期。

速度快的就像是怕老君家会反悔,撤回一个新娘子一样。

老君家那边让君柒早点过去,主要是作为唯一已经家人的姐妹来陪伴一下准新娘,最好传授一下新婚经验什么的,顺带招呼一下年轻女眷。

秀才娘子嘛,这个身份还是要得的。

君柒抓头发:六姐姐的盖头她才绣了一半,霞帔也才打了个样!

时间紧迫,以至于周谨言想要谈一下关于他装瘸这件事儿都没找到机会,白天君柒不是在老君家就是在聚精会神刺绣。

君柒的刺绣和普通的绣娘绣花有很明显的区别,手速快到周谨言都会眼花缭乱的地步,以至于犹豫再三他都不敢出言打扰,就怕因为他的原因绣错个一针半针,那后果可能就是好几天不搭理他。

别问他怎么知道,都是上一世的经验之谈。

而且上一世的妻子绣起来手速还没有现在那么快呢。

就这么一耽误,周谨言自己也忙了起来,明季那边的鸿远镖局众人也好,其他准备要离开嘉城的年轻官员们也好,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在还停留嘉城的这两天里,从周谨言手里定一些金疮药,或者补气养血的药丸。

这不,他只能一头扎进了地窖里,没日没夜配药搓药丸,甚至把自家母亲都请来打下手。

等到两方人马都离开嘉城了,嘉城县衙里也空了一大块,县令一家子都被带走,押往寰延城的知府衙门了。

另有布政使葛峰大人差遣过来的府学教谕数人,来对今年八月已经考取秀才的学生们进行院试重考,只要文章水平达到最低要求,秀才功名就依然算数,若是不行那就取缔。

另外还要在之前落榜的卷子中淘上一淘,若是觉得那落榜的学生水平还可以,便和之前的人一起参加重考,若是这次考中也是正经的秀才功名。

院试重考的消息一出,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特别是原本排在最后一波上榜的秀才们,那是把已经落马的县令袁明义骂了个底朝天。

但是没有办法,只希望自己能正常发挥,别把到手的功名搞丢了。

一个县的院试还好搞一些,但是事关整个寰延治下所有秀才举人的乡试就难搞了。

索性袁明义也不是什么硬骨头,稍一审就交代的清清楚楚,然后顺着交代出来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进了大牢。

证据确凿的没什么好说,等上面料理完了其他事情再来收拾,证据不足,或者其他情况的,也便宜,布政使衙门的学正闵舟闵大人亲自出题监考,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为了堵众人口舌,闵大人特意邀请布政使衙门里,坐着的那一群京都过来的小年轻一起办这场乡试补录。

这群年轻人除了少数几个是其他渠道上来的,哪一个不是科举场上过五关斩六将杀出来的,特别里头还有几个翰林院的,谁当年不是三甲考进来的,还摸不透一个乡试深浅?

流程定下之后,所有事情就都按下了加速键,一来是尽量将所有案件的结果在皇帝封笔前递上去,二来也是不愿耽误寰延举人们明年的正常春闱。

作为可能被迫害而无法参加乡试的当事人之一,周谨言在十八那日被衙役传唤赶往了寰延省城。

等到了地方,周谨言前**代了自己出事的始末后脚就被上头大人召见了。

周谨言也是到这个时候才知道,袁禄不是这辈子改了陷害他的办法,而是上辈子他没有和一众书生一起前往寰延,没有上那辆马车,所以才没有倒在第一波。

而上辈子他遇到的持刀劫匪划断他手筋之事,则是袁禄策划的第二波,若是他侥幸也逃过了第二波,那么还有麒麟笔杆藏小抄这一绝杀。

别说周谨言自己,就是审理的那些人都为袁禄的计划侧目:何至于此?

袁禄对周谨言的恐惧,从招供的供词里都凝出实质了。

也因此寰延这边的布政使大人葛峰和学正大人闵舟都对周谨言很有兴趣,特意叫来问话,虽然遗憾对方跛了脚,但是也惊叹于对方小小年纪的从容不迫以及知识广博,于是两位大人一商量就决定给小年轻一个机会。

“慎之啊,后日就是乡试补录的考试,你有没有兴趣参加,我与大人都可举荐。”学正闵舟闵大人是真的喜爱文采出众的周谨言,三两句就已经叫上字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