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意外飘散的一处监测设备定点,但是它还在局域网内。”
当初在陨石、太空垃圾上打下监控设备的时候,他们就预料到会有些陨石随着各种运动,脱离他们的监测范围,或者是出现损坏。
但是这几年他们一直没有放弃,不论是设备的精进,范围的扩大,还是设备定点的数量上。
他们在飞行器上也下了苦工,当然也少不了言璋的帮助,毕竟哪怕他现在是机械生命,也不能只凭身体穿梭在太空里。
他在致力于打造一台能够承载他、能够扛得住宇宙风暴的飞船。
材料自然是从各种陨石里找,甚至宇宙垃圾里,只要能够使用的,他都不放弃。
——华夏也一直有所精进,周围能够勘测的星球,也一直在探查。
所以他的飞船虽然还没有成型,但也不是止步不前。
而这个时候,监测网里,凭空出现了一块陨石。
蓝星的专家们分析出了不同以往的成分,自然是要将言璋紧急召回,而这次的成分虽然不是某星系星球的独有成分,但也确实是星际中较为常见的成分。
再加上它的出现方式,让言璋回家的希望大大增加。
可以确定的时候,这块陨石出现的地点,在某一时刻确实是链接上了某个跃迁点。
——不是黑洞的原因当时是黑洞不会那么稳定,能量也是剧烈且暴躁的,哪怕是残留痕迹,都不会让周围那么平静。
其实这样出现的跃迁点,其实也是不稳定的,类似于某些频道的“串频”,但是这对言璋来说,是希望。
哪怕危险,他也是要尝试的。
而且,他是数据流,虽然他也有完整的感情,对言茨他们来说,他就是家人。
但是情况却又并不那么危险。
言璋很坚持,他接下来的方向就主攻这一块了。
飞船的建造,大部分都要交给蓝星的专家们了。
“你们放心,我肯定会将蓝星的坐标保密,不会让星际里一些坏分子影响到你们的发展。”
“你们积攒了飞船的建造经验,那肯定还会有一天再相见的。”
“你们不是说,我在你们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我相信,等到相见的那一天,蓝星人不会认不出我的。”
言璋不会死,哪怕说出来让人感伤,可这就是事实。或许再见的一天,他能见到的都是眼前这一批人的后人。
但是到那一天,他只要知道这群朋友过的很好,也就心满意足了。
“而且,我也不是现在就能走了啊,这研究也还需要不少时间呢。”言璋又说。
他的回家之路有了新的进展,大家都为他高兴,但难免也表露出几分离别愁绪。
倒是要叫言璋来安慰自己。
言茨笑道:“那,咱们就说好了。”
“再者说,科技进步这么快,有你的经验传授,咱们的寿命可也是提升了的,未必就没有再见面的那一天不是吗?”
——很多疾病都能治愈,身体素质也能得到提升,寿命怎么可能还如往昔?只是因为不是眨眼之间的巨变,潜移默化之间,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罢了。
但官方是有专门统计这些数据的。
有言茨这番话,哪怕一些年纪不小的老师们,也恢复了笑容。反正不管是日后亲自见面,还是后人代为探望,总归,他们必然是还会有相见的一日的。
只要他们勇往直前。
言璋能回家。
他们能再见。
作者有话要说:
再见了,一直陪伴到这里的小盆友们。
——
下一本或许还能再见。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