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快穿局女员工 > 第388章 留学(第1页)

第388章 留学(第1页)

你可以准备些资料。"

这个信息太重要了!德国技术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如果能建立联系林乔眼前一亮:"谢谢方处长!我回去就准备。"

"别急着谢我。"方维舟眨眨眼,"这可是正经工作,要考核的。"说完,转身离去,背影挺拔如松。

结业典礼上,林乔的论文获得热烈掌声。省经委的领导特意留下她谈话,询问红星厂改革试点的具体情况。当得知生产效率提升o时,领导连连点头:"好啊!这种接地气的创新正是我们需要的!"

捧着结业证书回到宿舍,林乔现枕边多了个包裹。拆开一看,是一本德汉词典和一本《德国工业概览》,扉页上写着:"学无止境。—方"

没有多余的话,却让林乔心头一暖。这个方维舟,总是能在恰当的时候给她最需要的帮助。

收拾行李时,苏梅依依不舍:"林乔,保持联系啊!你是我见过最不像工人的工人,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什么话!工人怎么了?"林乔笑着捶她,"我爸常说,劳动者最光荣!"

回到厂里,林乔立刻投入德国代表团接待准备工作。周厂长听说这个消息,立刻召集技术骨干开会:"这是大事!如果能引进德国技术,我们厂就能跃上新台阶!"

林乔建议:"除了防火工艺,我们还可以展示柔性梳理技术和混纺经验,这都是我们的特色。"

会议结束后,马主任——现在该叫马师傅了——破天荒地拦住她:"林科长之前的事,对不住了。"他低着头,声音含糊,"你确实有能力。"

这简单的道歉让林乔愣了片刻。曾经不可一世的马主任,如今在车间劳动了几个月,手上的老茧更厚了,态度也朴实了许多。

"过去的事不提了。"林乔递给他一份资料,"马师傅,你在印染车间多年,看看这份德国工艺介绍,有没有我们能借鉴的?"

马师傅受宠若惊地接过,粗糙的手指小心地翻着纸页:"这这个低温染色工艺不错,能省不少煤"

看着曾经的对头如今真诚地提建议,林乔突然明白了党校老师常说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什么意思。改革不是打倒谁,而是让每个人都挥所长。

晚上回到家,林乔把结业证书郑重地交给父亲。林建国用粗糙的手抚摸着烫金字,久久不语。母亲张秀兰则忙着热菜:"先吃饭!党校伙食再好也比不上家里的味道"

弟弟林小树凑过来:"姐,德国人真的要来?能不能帮我要个外国邮票?"

"尽量啊。"林乔笑着揉乱他的头。这个曾经体弱多病的小男孩,如今脸色红润了不少,个子也蹿高了。

夜深人静时,林乔查看系统界面。这三个月虽然没怎么使用系统,但通过党校学习和工厂改革,系统判定她"综合能力显着提升",自动奖励了ooo积分,总积分达到o,顺利升级到leve!

"系统,leve有什么新功能?"

"解锁国际商务谈判辅助和技术转化分析功能。提示:德国代表团接待任务已激活,完成奖励oo积分。"

林乔摩挲着那本德汉词典,心潮澎湃。从一个小小的采购员到如今参与国际交流,这一路走来,有系统的帮助,更多的是自己的努力与坚持。

窗外,夏夜的星空格外明亮。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新的挑战在等待着她——德国代表团、技术引进、工厂改革但此刻,她只想享受这难得的家庭温暖。

德国代表团到来的前一天,整个红星纺织厂张灯结彩,像过年一样。

林乔站在厂门口,检查刚挂上的欢迎横幅。红底白字的"热烈欢迎德国纺织代表团莅临指导"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她的德语老师——市外办临时指派的退休教授——说过这个句式很"中国",但足够正式。

"林副厂长,样品间布置好了!"技术科的小王跑来报告。

副厂长这个新头衔让林乔仍有些不适应。就在三天前,县里突然下文件,破格提拔她为分管技术和外贸的副厂长,工资涨到每月元,仅次于周厂长。这是对她党校学习和改革成绩的肯定,也是为了方便与德国代表团对接。

样品间里,李工程师正带着几个骨干做最后检查。防火处理过的丝绸被面、混纺样品、工艺流程图每一样都摆放得井井有条。

"林副厂长,你看这个说明牌翻译得对吗?"李工程师指着一段德文介绍。

林乔仔细查看:"基本正确,就是阻燃这个词最好用fahend,更专业。"

"了不起啊!"李工程师竖起大拇指,"三个月前你还一个德语单词都不会呢!"

林乔笑而不语。这三个月她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学德语,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全是单词和句型。系统的"国际商务谈判辅助"功能虽然能提供即时翻译,但她坚持要掌握基本交流能力——这是对客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系统,"她在脑海中询问,"明天的接待有什么建议?"

"提示:德国人注重守时和专业性。建议:准备详细技术参数;控制宴请时间;避免过度承诺。消耗o积分可获取代表团成员背景分析。"

"兑换。"

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代表团团长drscidt是技术专家,偏好数据说话;副团长hoffann负责商务,关注成本和市场;最年轻的uer女士是环保专家

这些情报至关重要。林乔立刻调整了接待方案,为每位成员准备了侧重点不同的资料包。

回到家,林乔现院子里挤满了人。爷爷、堂哥林建军,还有几个生产队干部都来了,正围着一台崭新的拖拉机啧啧称奇。

"乔乔回来啦!"爷爷一改往日的严肃,笑得满脸褶子,"看看县里奖励我们生产队的拖拉机!多亏了你那个畜肥还田的主意,咱们队成了全县典型!"

林建军也凑过来,脸上再不见往日的傲慢:"妹妹,队长让我学开拖拉机,以后负责运输那个,谢谢你啊。"

林乔惊讶地看着这转变。上次回家,爷爷还埋怨她不肯批化肥,现在却因她的建议而受表彰。这种认可比任何职务晋升都让她欣慰。

晚饭时,爷爷甚至拿出一个旧木匣:"乔乔,这是咱家祖传的织补手艺,你奶奶留下的。以前总觉得丫头学了没用,现在看你比你哥有出息。"

匣子里是几件精巧的织补工具和一本黄的手绘本,记录着各种织法和绣样。林乔小心接过,仿佛捧着一份沉甸甸的传承。

"爸,妈,"她突然宣布,"厂里可能派我去德国进修三个月,如果这次合作谈成的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