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快穿局女员工 > 第383章 广交会(第1页)

第383章 广交会(第1页)

开往广州的火车上,林乔整夜未眠。

不是因为这硬卧车厢的颠簸,也不是因为同车厢技术科老王的鼾声,而是那份压在心头的责任感——作为红星纺织厂广交会代表团中最年轻的成员,她负责所有原料成本和报价核算,这关系到工厂能否打开国际市场。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林乔轻手轻脚地下床,从行李架上取下文件袋,再次核对自己准备的资料。丝绸样品检测报告、原料成本分析表、竞争对手价格对比这些天她几乎翻烂了所有能找到的外贸资料,就为了不在国际场合丢脸。

"小林,又熬夜了?"周厂长不知何时已经醒了,正从上铺探出头来。

"厂长,我再检查一遍数据。"林乔小声回答。

周厂长爬下来,坐在她对面:"放松点,你准备得够充分了。"他指了指文件,"比老马当年第一次参加广交会时强多了。"

林乔笑了笑,没接话。自从上次小方来厂里"调研"后,马主任表面上消停了,但背地里没少使绊子。这次广交会原本该由采购科长带队,马主任却突然"腰伤作",明摆着是要看她出丑。

"系统,"她在脑海中呼唤,"广交会任务评估。"

"任务开拓国际市场已激活,完成奖励ooo积分。提示:国际市场波动较大,建议加强汇率和关税分析。"

林乔看了看当前的o积分,决定先不兑换新功能,留着应对突情况。这段时间她已经明白,系统只是工具,真正的决策要靠自己的判断。

火车鸣笛进站,广州的湿热空气扑面而来。与北方的春寒料峭不同,这里的四月已经像夏天。林乔脱下外套,跟着代表团住进了交易会附近的招待所。

"明天布展,后天正式开幕。"周厂长在简短会议上分配任务,"小林负责向客户讲解我们的成本优势和品质控制,一定要突出特色!"

广交会会场比林乔想象的还要宏伟。巨大的展厅里,各地企业的展位井然有序。红星厂的展台位置不错,靠近主通道,林乔和技术科的人一起忙着布置样品和宣传画。

"这丝绸被面真漂亮。"林乔抚摸着展台上那床绣着牡丹花样的湖蓝色被面,触手柔软光滑。

"那可不!"技术科的李工程师骄傲地说,"用的是你采购的南充蚕丝,比江浙的韧性更好,绣花不容易抽丝。"

布展结束已是晚上九点。回到招待所,林乔现房间里多了一封信,没有署名,只有简单的几个字:"明早八点,白云宾馆咖啡厅。"

字迹挺拔有力,像是男人的笔迹。林乔心头一跳——难道是小方?

第二天一早,林乔借口去市场调研,独自来到白云宾馆。这是广州最高档的宾馆之一,门口停着不少外国车,穿着时髦的外宾进进出出。她有些局促地站在大堂,不确定该往哪走。

"林副科长,这边。"

熟悉的声音让她猛地转身。小方——现在该叫方干事了——穿着一件浅灰色中山装,比上次见面时更加精神。他身边还站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很斯文。

"介绍一下,这是外贸部的陈处长,我大学老师。"小方微笑着引见,"老师,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林乔同志,那个创新采购方案的制定者。"

林乔惊讶得说不出话。外贸部的处长?这可是直接管广交会的实权人物!

陈处长和气地和她握手:"小方一直夸你,说你是难得一见的采购人才。你们厂的丝绸被面样品我看了,确实不错。"

"谢谢领导夸奖。"林乔努力保持镇定,"我们用的是四川特级蚕丝,比传统江浙蚕丝韧性高,更适合绣花"

接下来的半小时像做梦一样。陈处长详细询问了红星厂的生产情况,还给了几条关于国际报价的建议。临别时,他意味深长地说:"今年东欧代表团对高档家纺需求很大,你们可以重点关注。"

回会场的路上,小方轻描淡写地解释:"我刚好来广州出差,听说你们参展,就想着引荐一下。别多想,纯粹公事。"

林乔点点头,心里却明白,这种"引荐"对一个小厂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偷偷打量小方的侧脸,这个神秘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大能量?

广交会开幕当天,人潮涌动。红星厂的展位前很快围满了客人,有金碧眼的欧洲人,也有黑皮肤的非洲商人。林乔用生涩的英语配合手势介绍产品,周厂长和技术科的人则负责专业问题。

中午时分,一个东欧代表团停在了他们的展位前。领头的男子拿起样品仔细检查,通过翻译问了一连串专业问题:色牢度多少?洗涤后缩水率?是否符合欧洲安全标准?

林乔对答如流,这些数据她早已烂熟于心。当对方问到最低起订量和价格时,她迅心算,报出一个有竞争力的数字。

"太贵了。"东欧商人摇头,"绍兴的报价比你们低o。"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乔没有慌乱,她早就研究过竞争对手的报价:"先生,我们的产品采用特殊工艺,色牢度达到级以上,远行业标准。长期使用不会褪色变形,实际上更划算。"

她拿出准备好的对比图表,同时启动系统的"历史价格分析"功能。数据流在脑海中形成清晰判断——丝绸原料价格将在三个月后上涨,现在低价抢单长远看并不明智。

"我们可以接受试订单,ooo条,按这个价格。"她指着表格上的一个数字,"如果满意,后续订单保持三个月价格不变,即使原料涨价也按这个价。"

这个提议既显示了诚意,又锁定了未来利润。东欧商人和其他团员低声讨论后,突然用蹩脚的中文说:"好!签合同!"

第一笔外贸订单就这样拿下了!周厂长激动得手都有些抖,签合同时差点写错日期。林乔则保持着职业微笑,但心跳快得像打鼓——这可是价值五万美元的订单,工厂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单!

消息很快传开,红星纺织厂这个小厂居然拿下东欧大单,引得同行纷纷侧目。下午,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展位前——绍兴丝绸厂的销售科长,正是那个在区里检查组刁难林乔的孙副局长的弟弟。

"周厂长,恭喜啊。"孙科长皮笑肉不笑,"不过你们用低价抢市场,不怕亏本吗?"

周厂长正要反驳,林乔已经接过话头:"孙科长多虑了。我们成本控制得好,利润空间很健康。倒是听说贵厂最近原料吃紧?"

孙科长脸色一变。林乔从系统分析中知道,绍兴厂主要依赖本地蚕丝,而今年当地产量下降,他们确实面临原料压力。

"小姑娘懂什么!"孙科长冷笑,"做外贸不是过家家,没有关系寸步难行。你们"

"孙科长这是在质疑我们外贸部的审批标准吗?"一个声音突然插进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