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在这些市里的某一个位子而下力,会不会引起一些人的恐慌,致使地有什么动荡,是省里不想看到的。而正副厅级的领导要动,也都会有着更引入留意的效果,同时京城那边也会关注着这些人事波动。一是要找机会插人进来,再则能够在柳省里找到利益的代言人对守在一旁窥视的势力而言,和乐意用这种低成本的做法。
几个人坐在会所的包间里,包间大,讨论着问题也就感觉到轻松一些。杨秀峰最担心的是,怕老板叫他从南方市离开,而到另一个市里去。那非有三五年时间都不可能有什么效果的。在柳市和南方市两地在经济建设上都有着绝对的绩效,主要还是得到省里的布局,华兴天下集团的引进才是这两市能够崛起的核心,没有了这样的巨大优势,单凭工作的热情与付出,杨秀峰没有觉得自己会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当然,如今他本身就是招商引资的一个标牌,会有不小的效用,但最终有多少效益能够挥出来,却说不好。杨秀峰不能够跟蒋国吉谈什么条件,从大局观说来站在省里的角度看,将杨秀峰放到某一市里出任市委书记,确实能够起到更好的效用。如今的南方市走进了正轨,只要市里的政策稳定,换一个人来主政,结果不会有太多的不同。但另一个市换成杨秀峰去主政,或许就会在经济建设上缩短好几年的展期。
杨秀峰对于做工作没有什么,但到一个新的市去开拓新局面,会得罪多少人,那可说不好了。当然,再怎么样都不会想之前他到南方市那会这样被动,省里有了高度的统一,到下面市里谁也不敢直接站出来叫嚷什么。
不说话,多听周诚等人在说着全省的干部队伍的形势,柳省这些年和之前比已经是完全改变了,当然,和省里那种理想化的存在还有一定的差距。从经济展的角度看,省里要做到工作确实还多,存在的不少领域和空间都有必要榨取出效益来,才能让柳省的经济和国内那几个最先展起来的省份竞争。
蒋国吉的目光时不时从杨秀峰脸上擦过,让杨秀峰心里有些毛毛的,这时候主动请缨才是最明智的做法。好在省里对各市高路都在修建之中,要展起来,外界的约束相对小很多,只要做好市里内部的改革,目标明确起来,要完成省里交给的任务也不是做不到。杨秀峰几次都想站起来,可又觉得领导的意思未必就是这样。不主动请缨也是有自己的优势的,可以和省里多谈一些条件,今后在工作中也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要有工作业绩,必须要得到最好的支持才行,否则,单靠自己的努力,那会多付出太多的努力才有可能。
周诚就人事改革的问题,说得很透,杨秀峰是这种人事改革的最先探索者,知道一些市里在推广中会有什么样的阻力。但他知道这样的时候,不是他多话的机会,真要到哪一个市里去任职,自然会有相应的举措来达成自己的工作目标。
蒋国吉见周诚说地比较透,最主要的还是怎么来解决这样的问题。看着杨秀峰说,“秀峰,关于干部人事改革方面的工作,你在柳市开区最先实践,之后才在市里推广,到南方市后也曾先试点,在进行推广。经验总结虽说已经有了,但真正的体会还要你再说说。”
对领导这样说,杨秀峰知道自己唯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有可能过关的。也就将当初在柳市开区里工作的阻力和形势,逼得自己不得不走出这样的路来,之后,在市里推广和他没有多少关系,主要是徐燕萍在操作。当然,到南方市后台在经开区、溪回县和昌水县进行探索试点,也是有实力的大方向情况下进行试点并推进的。要做好这样的推动工作,领导层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必须要推行的决心才行。
下面的阻力,不过是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只有他们可能损及更大的利益时,那些人的选择才会放弃阻遏的做法。省里有决心,能够将一两个主要领导都拿下来,杀鸡骇猴,自然会有更好的效果。这种做法或许会得罪一些势力,可省里要做工作这样的压力不可能都不担。
蒋国吉见杨秀峰说的是在,心里也是有感触的,说到压力,之前杨秀峰在柳市开区里居然能够将身为市长的肖建海给挤在开区之外,而到南方市去,压力就更大了,不仅是市里、省里,甚至在京城里都有着不小的压力。蒋国吉自然不会怕压力,没有压力的工作也不会出什么效果的。
“老周,我在想,省里砍出的第一板斧,是不是砍在南方市那边最适合?如今南方市形势大好,更要对有建设成就的人进行褒奖,奖优罚劣是新制度的核心。秀峰在南方市做出这样的绩效来,省里要是还看不到,下面的干部们会不会对我们所推行的新做法抱坚信的态度?”蒋国吉说,脸上笑着。如今,蒋国吉在省里已经稳固下来,要进行人事的调整不会有太大的阻力跟压力。
杨秀峰听老板这样说,心里一动,看来不是要将自己调开,而是要将肖建海调走。肖建海在南方市这几年来,大家都对他了解的。省里自然会见到他的表现,此时要将他调离,只要不是太难看,对肖建海所在的阵营说来也是能够接受的。
虽听出来了,但真正是不是这样,杨秀峰也不好说破。倒是周诚接过这样的话头,说,“书记,我看这样做好。保优罚劣,对工作的激励不仅是在哪一范围,全省各方面的工作,都应该走这样的人事模式,让所有的干部将工作的积极性都挥出来。正如秀峰当年在开区里对干部的考核,连同他这个主任都考核在内,不合格自动请辞,工作上还会有谁不将精力放进来?”
“既然这样,你们组织部慢慢地将工作推动起来。”蒋国吉说。说着看向杨秀峰,笑着,大家也没有说破,却都笑着看着他,表示祝贺。这件事,自然会定下来。柳省要全面推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对所有干部的考评都会从实际的业绩出,是柳省此时的需要。省里要做好舆论方面的宣传,自然要从更有利的角度来走开第一步。
杨秀峰在柳省的标向作用确实是很大,影响力宽,说起经济建设和人事制度的改革,都绕不开他。从头顶身上入手,也能够让其他人信服。对南方市的经济展说来,杨秀峰是不是往前走这一步都不重要,主要还是要对他进行鼓励性褒奖。
肖建海还不能从省里得到这样的消息,在市里依旧做着他之前的工作。回到市里,杨秀峰也没有将这样的事情说给其他人听,市里的稳定对南方市说来是非常重要的。但省组织部的工作很迅,杨秀峰从省里回来的第三天就派下以为副部长到市里来,以考察干部人事改革为借口,对南方市所有主要领导曾进行全面地考核。
其他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杨秀峰心里有数,对肖建海这位一把手的考核时,从各方面说来都有很好的结论,杨秀峰的结论自然更突出。组织部的人在市里工作来三天,甚至派出小组到下面县里进行考核,对昌水县、溪回县等经济最突出的县进行考核,收集资料,也对市里主要领导的评价进行工作。
组织部的人在回去之前,还将这三天的工作情况与市里进行反馈,各项数据也都和领导自己见面。即使是肖建海,在考评数据里都有着很不错的业绩。单纯从工作而言,肖建海在其他方面的工作没有任何进展,但在他本职工作上还是做得到位的。人们的评价也不会因为他在市里没有实际的威信,就降低了对他的评价。
市里的人对省里下来也适应,这种程度的调研工作,每一年都会遇上几次的。省组织部的人回去后,倒是周滔和腾云两人似乎有所察觉,在杨秀峰面前套了下口吻。省里最后会怎么样来调整南方市的人事工作,此时还没有全面的消息。肖建海要走,杨秀峰接着上,空余下来的市长之位由谁来接替,确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南方市里有好几个人都有资历来接替,只是从经济建设角度看,这些人都不怎么适合。
这个话,还不到关键的时候,杨秀峰也不会跟省里提。腾云往前挪一下是有足够的资历的,这些年来对杨秀峰工作的支持非常坚定,从这个角度看他即使到市长位子后,只可能执行杨秀峰的工作意志。但他在经济建设方面确实没有多少能力,直接往上动,却又违背省里的出点。常务副市长在赵贵名那个之后,对杨秀峰的工作也很配合,虽说不会像张正新、周滔、腾云等人那样毫无思考地就支持杨秀峰,但在工作上的配合确实做得不错。
但石卫的视野太小,执行能力虽不错,真正要独挡一面还是少了那种心气。这也是杨秀峰对石卫一直都不怎么看好的原因,在南方市里,杨秀峰没有将谁是谁阵营的人看得重,当然,到后来南方市的人也都明白该站到哪一方面才会保住自己的位子。对大多数的干部而言,真正能够体会到杨秀峰那种为工作而用人的本心,作为出点是难以认知的,这要一个长时间的认识。或许周叶、丁启明、莫春晖等人能够体会到,龙昭华、宋湘等人也能够体会到,可这些人都是杨秀峰的死忠,他们说出来的话,其他人理解时也会有另外的歧义。
不论怎么样,能够上前一步作为一个市的一把手,在工作上的视野还是有所不同的。在体制里,没有当过真正的一把手,从能力上说是有缺陷的。今后在仕途上就会有不足,提拔选干部时,经历一栏会给杨秀峰不少的阻力。蒋国吉将他推到市委书记位子,会不会有这样的用意?杨秀峰也不去多想。对于今后自己能够走到哪一地步,从目前看来,是跟定蒋国吉这条线,也唯有蒋国吉才肯将工作业绩和能力作为评价干部、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吧。
省里还有一段时间才会将这样的任命做下来,杨秀峰利用这段时间,将全市个县都跑一跑,看看经济建设工作上的进展,今后到市委书记的位子后,具体的工作反而不好多说。作为市委书记,要放手让市长强施展他的工作意图,只要是为南方市的经济展而出力,即使有些和自己的意思不相合,也要给出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