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有宫娥带晴雯洗漱整理,整理完毕再回来,却见探春早等在那里。晴雯忙施礼,探春拉着晴雯道:「咱府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今是如何情形了?」
晴雯不由哭道:「三小姐,我也不知府上到底犯了什么事儿,只是那日凭的来了许多官差,将爷们都捆了去,将奶奶太太们都拘在后头一处看管。只听说自打那日起老太太便病倒了,我因在栊翠庵躲着,才躲过一劫。」
探春听了哭得更厉害了,哽咽着道:「二哥哥可也被拿了去?」
晴雯点了点头,探春因道:「二哥哥平日里再没受过一点委屈,如今怎么挨得过?」
二女又说了一回话,南安太妃因道:「好了,如今时候也不早了,若要见太后还要早些动身,不然等黑了关了宫门就不得见了。三丫头,你且等我回来有话说。」
说着带着晴雯又进宫去了。
来至大内见了皇太后请了安,太后道:「你刚出去,怎么这么一会儿又转回来了?」
南安太妃便将遇见晴雯一事回了,太后因道:「哦?既是如此,人你可带来了?让她进来吧。」
不一时有内监将外头候着的晴雯带了进来。晴雯磕了头,太后命起身,又看看晴雯道:「好一个可怜见儿的孩子,你有什么物件要给我?」
晴雯这才从怀中将那绿玉斗掏出来跪着呈了上去。皇太后看了不由身子一颤,拿在手里端详了好一会子方却对南安太妃道:「好了,人已带到,你跑了这两回也累了,回去歇息吧,这孩子暂且留在我这里,我还有话问她。」
太妃心中不知是福是祸,却也不敢多问,只得退了下去。皇太后又将身边的人都遣散了,才急急地问道:「孩子,这绿玉斗是从哪里来的?是谁给你的?」
却说南安太妃出了皇宫,再回到南安王府,果然探春仍在等着。太妃牵了探春坐了,叹了口气道:「丫头,我只当你是个亲生孙女一般喜爱。前些日子只想着你们府上只怕事情还有转机,因怕说出来平白唬了你,顾一直没对你说,如今看只怕事情不好,我都告诉了你,你可别太着急了。」
探春哭道:「娘娘只管说吧,探春禁得起。」
南安太妃这才将自己所知贾府中的事都与探春说了。探春听了不由唬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颤声道:「这……我家大老爷老爷平日里最是忠心,如何有这般劫难?娘娘,难不成就真没转机了?」
南安太妃轻轻摇了摇头:「只怕不好。」
又怜爱的替探春擦了眼泪道:「好丫头,你可知我心里疼你?」
探春点了点头,太妃犹豫了一下,方道:「此番若是定了罪下来,只怕贾家是诛九族的罪过。好丫头,不是哀家怕沾惹事故,只是你在我府上只怕早晚也被查出来,到时候我也怕保不了你。哀家只是想着能保你下来,横竖给贾家留个根。」
探春听了早已泣不成声,哽咽道:「若真是家里人都没了,我一个人苟活又有什么意思?」
南安太妃将探春揽在怀里道:「傻丫头,怎么平日那么通情理,如今又说这等傻话来?」
劝慰了一回,因道:「这京中再不可久留。我倒是有个去处说与你听听罢。昔日王爷在世时曾镇守南疆数十载,因和藩王颇有往来。前些日子那藩王带书信过来,说是想和亲,你若是愿意……」
孙绍祖想着将妙玉抓回去,便是大功一件,又是手到擒来的事儿,不由得心中得意,又有贾宝玉和荣国府中一众女子等着自己回去落,更是欢喜,口中只催促前头人加快步子。一行人浩浩荡荡进了大观园来到栊翠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