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实验室有能力深入研究。”
“而现在,于隐教授现了中子!”
“我们成功了!”
李奇维看着众人几乎疯狂的样子,心中同样感慨。
真实历史上,中子其实差点也是华夏人最先现的。
伊蕾娜夫妇改进博特实验的论文表后,查德威克先凭借直觉,认为铍射线就是中子。
但是他也需要通过严密的实验去验证,不可能立即公开表这个判断。
然而,早在博特表刚铍射线的论文时,就有一个人看出了其中的问题。
他就是在德国留学的王淦昌。
王淦昌师从迈特纳之前介绍了哈,所以能第一时间看到同是德国人表的论文。
他认为铍射线竟然能穿透几厘米的铜板,绝对不可能是γ射线。
而且,他还认为应该用云室来代替盖革计数器检测这种射线。
于是,他就向导师迈特纳申请,希望使用云室重复博特的实验,深入检测铍射线的性质。
然而可惜的是,他的申请没有被通过。
迈特纳认为博特的实验没有进一步验证的必要,或许她也认可γ射线的猜想。
当时的王淦昌只是一个来自华夏的毛头小子,在迈特纳心里,肯定还达不到一定的分量。
就这样,王淦昌无奈,只能放弃了这个实验。
最后,他与现中子这个诺奖级成果失之交臂。
迈特纳事后非常后悔,曾亲自对王淦昌道歉,认为自己做出了重大的错误选择。
后来,查德威克正是用云室代替盖革计数器,才最终确定铍射线的中子本质。
而那时,距离当初卢瑟福提出中子设想,已经过了12年。
博特和贝克尔、伊蕾娜夫妇、王淦昌和迈特纳、查德威克。
或许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他们都与中子相关。
但最后的赢家,所有的荣誉,都归于查德威克。
或许这就是科学研究残酷的那一面。
而这一世,在李奇维的指点下,由于隐代替查德威克,率先现了中子。
无数人的命运也将跟着改变!
至于王淦昌,还有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成果,正等待着他。
中子的现,堪称是核物理领域的里程碑。
有了中子,实验物理学家们就有了最强的轰击源:中子流。
它的穿透性过了当时所有已知的射线。
最关键的是,中子轰击原子核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因为它不带电,不受原子核库仑力的影响,能够更轻易地把原子核轰碎。
这也是后来费米为何那么牛逼的原因。
他找到了最强的中子源,对着元素周期表就是一阵猛轰。
轰一次就震惊学界一次。
直到中子轰击了铀的原子核,世界历史因此而改变。
此刻,研究所内众人仿佛徜徉在欢快的海洋之中。
于隐郑重地说道:
“老师,幸不辱命!”
李奇维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做的很好!”
“要是没有你,恐怕中子还不会这么快被现。”
“尽快整理好所有资料,表论文,让世界看看我们婆罗洲原子研究所的实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