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您的指点,无线全球通信可能还要再等几十年。”
哗!
当马可尼的这份采访,一字不改地登上报纸后,所有人再次被震惊。
布鲁斯·李这个名字仿佛有着魔力一般,任何重大物理理论和应用的突破,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马可尼的无线通信,还有最近很火的钨丝灯泡,据说也是对方的专利。
更不用提他本人还是第一届物理诺奖的获得者了。
一时间,本来被马可尼压下的诺奖风头,又因为李奇维的原因,再次被推上新闻头条,被无数人津津乐道。
更有不少家长,不惜胖揍孩子一顿,也要让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物理。
长大后能像李奇维一样,做出改变世界的研究成果。
当李奇维在家里看完这些报纸后,顿时又被王路遥等人疯狂膜拜。
李大哥在他们的眼里,已然成为神话中的人物。
毕竟都能指导别人明顺风耳了,难道还不是神仙吗?
被马可尼公开夸奖,还被捧的那么高,李奇维总得回应表示感谢。
于是最新一期《自然杂志的封面上,刊登了李奇维的专题署名论文。
开篇几句就是:毫无疑问,马可尼先生的伟大成就是物理诺奖级别的科学成果。
尽管它不是物理基础理论的突破,但是作为应用层面的技术,它的影响甚至越了理论。
很惭愧,我在其中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当不得如此大的赞誉。
轰!
这一下,瞬间就把马可尼抬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众所周知,现在的物理诺贝尔奖经过颁奖典礼的加持,早已奠定它在物理领域的至高地位。
只要得了诺奖,就代表你的成果是突破级的,世界级的。
而且诺奖颁奖可不管身份,无论你是学生、教授、工程师,只以学术成果论英雄!
所以,作为第一届物理诺奖的得主,李奇维的话也许在别的领域影响力很小。
但是在物理领域,他的话就是圣旨,是所有物理从业者的指路明灯!
他说无线通信能得诺奖,那么大概率就能得。
无数人羡鸡紫。
也许在未来几届的诺奖颁奖典礼上,就能看到马可尼的身影。
同时,大家也被李奇维的谦虚所佩服。
明明他的理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就连当事人都承认这点。
他自己却认为微不足道,可见人品之优秀。
可怜的老外们,哪里明白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人家的自贬才是最大的夸奖!
接着,李奇维又在简短的论文里,把他对地球高空存在电离层的想法进行阐述。
他的无心之举,将大气科学的正式研究提前了十几年。
这也变相导致了,后面各种飞行器的提前设想和出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