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他说出的观点,不能让聆听者明白,说明自己就没有想清楚。
这就是分享的意义,既是有利于别人,也是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
爱丁顿蹭着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光,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来听报告。
4月份的世纪大辩论和他关系不大,毕竟他是研究恒星的,不是宇宙大尺度的星系学。
当知道布鲁斯教授也在研究恒星后,爱丁顿就是量子研究所的常客了。
他甚至和薛定谔都混的很熟了。
虽然此时爱丁顿的名气,要远远高于薛定谔,但是他并没有轻视这个年轻人。
能被布鲁斯教授选为科研助理的人,怎么可能是泛泛之辈。
对方绝对有过人之处。
“薛定谔博士,听说你现在主要研究量子论?”
面对比自己大了5岁的爱丁顿,薛定谔表现的很尊重。
因为对方冒着生命危险,利用日全食证明星光弯曲,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的传奇。
要不是来到量子研究所,他根本没有机会与这种大佬说上话。
“是的,爱丁顿教授。”
“布鲁斯教授在研究方向上,给了我很多的指导。”
爱丁顿闻言,顿时觉得羡慕。
“加油,薛定谔。”
“未来的物理学领域,一定会有你的名字。”
薛定谔露出笑容,虽然对方是天文学大佬,但是能得到这种鼓励,还是让他很开心。
很快,李奇维的报告正式开始,二人连忙止声,认真听讲。
“当前的物理学,从广义的范围看,有四个最前沿的方向。”
“分别是相对论、量子论、原子学、天体物理学。”
“先来看相对论。”
“严格来说,广义相对论的五大预言,如今仅仅被验证成功一个。”
“那就是爱丁顿验证的星光弯曲。”
爱丁顿明显感觉到众人的目光,但是他显得非常平和,没有骄傲。
“至于史瓦西对于黑洞存在的理论解,由于目前天文学上还未现这种天体。”
“所以其实这个预言并不能算被验证成功。”
“另外,我知道哈勃正在通过美国那架最先进的望远镜,观测星空。”
“他想要证明宇宙膨胀。”
“这个预言比星光弯曲需要的数据要庞大很多倍。”
爱丁顿点了点头。
他和哈勃早已成为了至交好友,二人经常通信交流。
爱丁顿知道对方对于宇宙膨胀的研究,正处于关键阶段。
哈勃需要处理的数据,最少是几十万的数量级,远远过了星光弯曲。
一旦突破,绝对是震惊世界的成果。
“因此,广义相对论仍然是当前研究的主流。”
“而和它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则是天体物理学。”
“比如马上在4月份举办的世纪大辩论,其实就属于天体物理学的范围。”
“其中用到的各种理论,比如光谱分析、脉冲计算等等,这些都是物理学的内容。”
“此外,还有我最近在研究的恒星演化课题,其实也是物理学的延伸。”
“我今年可能就会表我的第一篇天文学论文。”
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