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3章揭幕仪式!劲爆消息!布鲁斯会议再启!物理学界风云动!
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实验室。
1917年初时,博士毕业不久的康普顿,在大哥卡尔教授的建议下,尝试去芝加哥大学求职。
因为那里有着美国物理学界的大佬,迈克尔逊教授和密立根教授。
如今前者隐退,由密立根扛起了美国物理的大旗。
他接任迈克尔逊,现在是芝加哥大学的物理系主任。
哈勃就是两位大佬一手培养起来的青年才俊。
而密立根单独掘的戴维森如今也渐渐崭露头角。
毕竟是理查森的博士,而后者又和布鲁斯教授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戴维森的未来注定不可限量。
当康普顿来到芝加哥大学后,密立根一眼就现了对方的不凡之处。
尤其是听到康普顿在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是光的波粒二象性后,更是大为赞赏。
他当即拍板,录用康普顿成为物理系所属实验室中的研究员。
这个研究员不是后世对等教授等级的那种,而是相当于讲师级别。
只不过不用上课,而是专注于学术研究。
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博士而言,这种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
毕竟这里是美国,而不是华夏。
“康普顿,欢迎你加入芝加哥大学。”
“希望你能为美国的物理事业贡献力量。”
康普顿非常激动。
不仅是密立根教授对他的认同,还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全都是最顶级的。
他就像找到玩具的孩子一般,一下就爱上了这里。
每天废寝忘食地待在实验室,学习各种最前沿的知识。
同时,他还在等待一个人,一个华夏的知己。
吴有训1918年6月份毕业,接着就顺利取得了去美国访学交流的资格。
现在美国和华夏之间的大学交流很频繁,会互相派遣公费留学生。
因为康普顿的原因,吴有训毫无疑问地选择了芝加哥大学。
1919年初,吴有训从华夏出,一路漂洋过海,横穿太平洋,终于抵达了美国。
当密立根得知第一届物理奥赛个人金牌得主要来后,感觉很不可思议。
“哦,康普顿,你果然是芝加哥大学的幸运之人。”
“竟然把布鲁斯教授的宝贝骗到美国来了。”
康普顿哭笑不得。
“吴可不是被我骗来的,我们是知己。”
今年的康普顿27岁,而吴有训只有22岁,两人的年纪相仿,又有共同的理想。
很快,他们就磨合好,为了目标努力奋斗。
而吴有训也切身体会了华夏和美国的区别。
单单从实验室就能看出底蕴。
这里和黄埔理工相比,各种仪器设备的顶尖程度丝毫不差。
但是这样的大学,美国还有很多所。
华夏却只有一所黄埔理工。
吴有训当时就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不负国家。
于是,他就在康普顿的指导下,开始了自己的正式物理研究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