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码头后,众人直奔酒店。
理查森在伦敦为李奇维准备了内部的欢迎宴会。
来的人基本都是李奇维的同辈好友。
这也是李奇维要求的。
一来,他不想搞的太过兴师动众。
欧洲刚刚经历过这样的创伤,他要是再高调,那不是故意惹人讨厌吗。
不符合他和平诺奖得主的身份。
二来,到了李奇维如今的层次和境界。
他已经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形式来表现荣耀了。
他的名字已经化作了符号,代表着科学。
和卢瑟福等人在一起,反而能感受到一种平静的感觉。
在这里,他可以畅所欲言。
至于汤姆逊等长一辈的则没有前来。
因为李奇维要亲自去拜访。
不管是东西方,无论一个人的地位有多高,尊师重道等基本伦理是一样的。
席间,众人谈笑风生,泄着心中积攒的情绪。
卢瑟福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在英国军方的工作。
大家都很能感同身受,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卢瑟福感慨道:
“这几乎是一场世界级的大战了。”
“连布鲁斯的祖国,华夏,都派军队来参战了。”
“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战争。”
“绝对是史无前例的灾难。”
众人都很认同卢瑟福的观点。
这样的战争堪称几千年来的巅峰了。
不仅烈度最大,而且时间也很长。
以后绝对不会再有了。
只有李奇维轻轻尝了一口手中的威士忌。
“可惜,你们都猜错了。”
“二战比一战会更猛烈、更持久。”
这时,卢瑟福忽然转换话题,笑着问道:
“布鲁斯,听说你拒绝了很多大学的邀请。”
“不仅拒绝了我的建议,甚至连普朗克教授和玻尔都拒绝了。”
“你到底是有什么打算,老实说来。”
“我就不信你是准备来英国当无业游民的。”
“我可不会给你施舍。”
众人狂笑。
不过卢瑟福的问题让大家也非常好奇。
当布鲁斯教授要回归欧洲的消息传开后,可谓是在科学界引起了一场风暴。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个当今科学第一人,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布鲁斯教授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成为中心。
甚至他在亚洲,都能搞出物理奥赛这样震动全球的大事。
如此影响力,一举一动都扣人心弦。
而无论他加入什么大学,或者进入什么组织,必然都会引起轰动。
但是诡异的是,布鲁斯教授全部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