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岛避难屋”提供的招募报名并非永久,而是一周,有些类似某些公司提供的年终抽奖,特等奖豪华礼包双飞机票包食宿那种。而在舒馥这里,对外打出的广告词是:包接送食宿木筏避难屋免费水上漂流一周游。
因为这个网页招募的最终目的是给木筏区增加靠谱的长期居民,共同发展木筏小岛,所以报名初始,就列明了规则,接受个人和家庭两种报名方式。
有些人早已在灾难中失去至亲,如今是孤家寡人,也有的人比较幸运,和家人一起平平安安的转移到了西洲省。
而这个报名规则,自然是为了避免有些人品较好,符合避难屋长期居住条件的民众因为担心陆地上的家人,不得不离开木筏的尴尬情况。
一周的漂流之旅结束后,只有通过这七天监控观察检测的人才有机会留下,继续以避难者身份留在避难屋内,进入第二阶段观察期,最终由刘爽那边判断是否能纳入木筏居民行列,舒馥和从前一样,保留一票否决权。
而对其他待过一周就被送回水岸处登船点的民众来说,这七天就只是一次水上漂流旅行,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也永远没办法再次通过网页报名。
真正知道内情的人,都是已经被留下来的人,也不可能有机会把这里的消息传播出去。
碍于如今木筏区开通“网络”共享功能的木筏已经有两艘,木筏居民有可能在拍摄了木筏小岛的照片后传播上网,所以早在韩澜那边开通“网络”的时候,舒馥就已经找了蓝蓝,让它给木筏对外的卫星网络上增加了一个滤网。
滤网有所限制,所有和木筏小岛相关的一切照片和视频都无法成功上传。
这个滤网的存在,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小伙伴知道,但不得私自发布木筏小岛相关照片和视频的规则舒馥早已通过文字和语音的模式在全木筏区公告过,算是木筏居住的基础规则之一。
如果这样的前提下,仍有人无视木筏小岛的规则私下发布照片视频,第一,照片视频肯定会被滤网拦下;其次,这个人将失去木筏区居民的身份资格,重新被打回避难屋,如果其后再次犯错,将直接从避难屋被驱逐上岸。
有各种黑科技傍身,舒馥并不担心会有人惹事。
在第一批在网页上报名的避难者上木筏之前,原本居住在避难屋内的全部居住者都被迁移到了木筏区域。
这一次,是避难屋那边规定性质的迁居,大家进入木筏区工作也有一段时间了,早就有了入住公寓酒店的能力,如今避难屋要进新人,他们自然不能继续占着那边的位置。
木筏区域的所有物价都很便宜,只要大家肯按部就班的工作,都能养活得了自己。
偶尔几个情况特殊的居民,例如一家三口,只有一个劳动力的,则可以自主申请增加工时。比如之前因为工作岗位偏少,一些职位采取轮班制度的,一周只工作三四天的,现在可以申请一周六天。
而随着人员增多,木筏不再缺乏员工人数,原本还在其他木筏上帮忙打工的小伙伴早已撤离出来,甚至连自己木筏上的工作,也更多的交给非异能者进行。
木筏区内,非异能者以及非异能者家属,年满65周岁和未满16周岁的居民,在正式入住木筏区后都可以申请一份木筏点数补助。
这份补助自然是舒馥这里发放的,她只要拿出少量物资,找一个信得过的人,每周一次在酒店大堂的兑换机上进行兑换点数,然后让符合条件的几个人过来刷腕带就行。
她之前也想过直接送物资,不过物资比较固定,对接受补助的人来说,肯定没有木筏点数来的好。
如今人少,每周这样发放一次木筏点数工作量并不多,但以后随着木筏人数增多,符合申领木筏点数的人也肯定会增加,舒馥和几个小伙伴开会讨论了一下,最终刘爽表示,等到这次避难屋升级之后,可能会解锁相关功能。
“避难屋要升级了?”舒馥显然更关注升级的事情。
“嗯。”刘爽笑着冲她点点头,“其他一些大数据的基本条件都满足了,目前只剩下接纳过的避难者人数和部分人数居住时长这两个条件。”
“还差多少人?”
“等这一次报名名单里的人入住避难屋之后!”
**
第一次网页招募的新避难者“漂流岛避难屋之行”在一个星期后圆满结束。
尽管网页招募的时候,已经过滤掉了有过犯罪记录的民众,但因为如今陆地之上人口拥挤居住环境不佳,各项物资缺乏,加上避难屋是一个封闭的水上共同居住屋,大家每天的三餐食水和各种生活日常都要在避难屋大厅里进行,陌生的人员一多,相处的时间一长,很容易发生各种小矛盾。
而这七天,舒馥会带着木筏小岛沿着水岸线以四十到五十的速度漂流,使得整个过程看起来更符合“一周游”这个措辞。
同时,避难屋的执行官不会像之前那样每天去避难屋巡查。
约束这些避难者的,只有舒馥和其他几个小伙伴共同商量拟定的改良版“避难屋入住规则”。
首次登上木筏入住避难屋的民众,在经历了最开始两天和冰龙火龙小队一样的震惊、愕然、质疑、狂喜、兴奋、激动……各种情绪后,对这个长期显示在屏幕上的文字规则,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反应。
刘爽和几个执行官会二十四小时轮流待在三角阁楼的监控室内,查看避难屋内部情况。
偶尔,在天气情况允许的时候,刘爽他们也会手动打开避难屋两边的移门,让住在里面的人可以从避难屋内走至外部的环形甲板上,以更清晰的视野欣赏周围的水域。
一日三餐,洗漱休息,休闲聊天的座位,衣物被褥,甚至是来到甲板之后靠近围栏的更好的景观位置……都能成为各种人生小剧场的催发因素。
人类永远都是复杂的物种,有的人看着泼辣跋扈,却会在其他人被抢走晚餐唯一的鱼肉饼时,上前帮其说话讨要。有的人,明明趁着同房间的人睡觉时取走了那人入住避难屋时携带的个人物品,却在白天那人质问另一个怀疑对象时,偷偷藏好东西,不仅暗中看好戏,还会趁机煽风点火,导致一场风波争斗……
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他们的每一个小动作和小心思,都被镜头之外的执行官一一看入眼中,并即时记录。
偷窃抢夺者——失去资格。
挑事斗殴者——失去资格。
……
这个时期的避难屋,更像是一个微型的楚门世界。
如今成遇也是执行官里的一员,他倒不是缺木筏点数,而是天生闲不住,加上这是舒馥的木筏小岛,避难屋的最终目的是给舒馥这边挑选发展木筏的长期居民,他自然想要帮忙过滤把关。
温柔他们几个也毫无意外的成为了执行官一员,目前因为执行官人数较多,工作采用轮班制,所以每个人需要负责监控的时间并不长,这对习惯了执行高强度任务的队员们来说,这份退休后的新工作,十分称心如意,并且还专业对口。
一周后,128个人里,有33个人永久失去入住木筏区的资格,有21个人虽然符合条件,但是因为在陆地上还有牵挂的人和需要去做的事情,自主表示想要离开避难屋。
这离开的54个人都可以带走白色的避难屋腕带和衣物被褥这几样避难屋赠品,不过只有后面的这21个人,可以在未来再次报名“漂流岛避难屋”的网站,重新入住避难屋。
那33个人离开避难屋的时候,其中大部分人都并不甘愿,他们会失去资格,本身就是人品素质不怎么样的那类,在避难屋过了七天有吃有喝有住有穿的日子,并且居住环境还如此整洁干净干燥安全,他们哪里肯走。
于是,在避难屋停靠在陆地边缘的上岸地点时,那些人开始撒泼胡闹,野蛮发挥。
而这个时候,空闲了一个星期的执行官,终于有事可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