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首映
68
不过步青岚这会儿很快就没功夫再琢磨这些感情上剪不断丶理还乱的事儿了,因为《怒海雄心》那边传来了个让人激动的消息:电影送审过了,还成功入围了参评奖项。
这消息一出,剧组上下顿时沸腾了,步青岚也是几乎不敢相信邮箱里的邀请函。
他们这次入围的是FilmmakerGuildHonors的外语片单元,这个电影奖项原名叫mohFilmmakerGuildHonors,从名字也能看得出来,最早是只有英联邦国家的电影人能参评,所以业内私底下都戏称它是电影圈的“布克奖”。不过後来电影界也逐渐包容多元化,奖项标准自然也随之放宽,不再局限于英联邦电影协会了,并且还专门开了几个外语片单元。
但话虽如此,评委会里现在多数还是英语国家的影评人和从业者,所以华语片在外语片单元也向来不算太占优势。这次《怒海雄心》能入围,也多亏德维勤作为港股公司在背後给了不少推力,同期市场又有点萧条,竞争作品里没几部叫人眼前一亮的,《怒海雄心》里对越战的大背景点到即止地含蓄刻画,倒是跟最近时下的战议题正好搭上边儿,这才趁势“捡了个漏”。
能入围就已经让剧组大夥儿心满意足,拿不拿奖其实谁都没太多奢望。步青岚心里也乐得坦然,毕竟这还是他头一回在苏格兰“公费旅游”,他当然没什麽好不高兴的了。虽然苏格兰村村得很安心,但好歹治安还算不错,至少也不用步青岚天天“大展拳脚”了。
走红毯前两天,剧组一行人平安落地,没太多额外安排,全都自由活动,方便大夥儿倒时差去。步青岚早就对此习以为常,飞机上眯一觉,第二天也还挺精神。索性约了付梦恩一块儿出门逛去了。
不过这一路上,付梦恩倒是挺头疼的,他英语本来也就普普通通,不算上很好,纵使有步青岚在边上帮忙翻译,但听着当地人这简直讲俄语似的大舌头口音,愣是痛苦得不行,再加上这地方虽然建筑颇有韵味,可小镇小村儿的,逛来逛去就那麽几家商场,奢侈品门店都巴掌大,全城人流最大的店甚至只有charityshop和Primark,简直闻者落泪,见者伤心。
两人随便逛了几圈,付梦恩一脸无语地说:“要不咱别逛商场了,还是去景点吧。”
于是,两人索性打了个卡,周边的经典景点也算转了一圈,景致还不错,顺便拍了不少照片发给剧组宣发和自个儿的团队报备“营业”。
到开幕红毯那天,天倒是赏脸,难得在阴雨绵绵的苏格兰大晴一回,步青岚跟着《怒海雄心》剧组一行人一块儿走上会场,虽说一路被闪光灯照得眼睛发花,但心情倒是真不错。
红毯流程倒也简简单单,主持人例行问了几句关于影片的心得体会,导演陈峰轻车熟路地回答着,不久後开幕式顺利结束。第二天则是竞赛单元的首映,《怒海雄心》也赫然在列。
影厅里灯一暗,全场噤声,屏幕上画面流转起来。电影一开场就是个战後的越南,阴冷荒芜,镜头里陆啓坚一身泥泞,跑在战後满是碎砖烂瓦的小巷子里,眼前是断壁残垣,周围尽是逃难人的苍白面孔,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这开头一来,所有人神经立马就跟着绷紧了,似乎一场没声的风暴已经开始把人往下卷了。
再往後,剧情越跑越快,紧张劲儿一步步往上叠,打斗戏里的快慢节奏拿捏得好,导演的手法带着点艺术片的深度,倒不是纯粹的商业爆米花,挺有几分艺术感,跟同题材的比起来多了些味道,观衆们也跟着一点点被拉进了情节里。
而到步青岚演的碌葛一出场,原本一直紧绷着的观衆倒是不约而同地噗嗤一乐。在这个充满了压抑的电影氛围里,步青岚演的这个角色形象反差可真是够劲儿的——一个喜感滑稽丶满嘴俏皮话的胖喇嘛,跟步青岚往常那俊俏模样完全不挨边儿。
这角色看着带点喜感,甚至透着点丑角的味道,弄得一开场大家还有点忍俊不禁,但随着剧情不断波折,难民们更凄惨的现实被不断揭露,观衆愈发沉寂下来,连碌葛最後带来的一点喜剧色彩都消失了,彻底成了“乐景反衬哀情”一样的效果。
镜头随着陆啓坚的视角平移,一路拍下满是难民的小巷,带着人们被战争裹挟後的疲惫和麻木。镜头逐渐放缓,配上背景的低沉音乐,逼仄的空间感从画面中透出来,观衆在这一刻仿佛也跟着陆啓坚穿过了战後的废墟。
再到後来,碌葛与难民们同行,镜头里他再也不是一副插科打诨的样子。导演在这段用了特写,给碌葛脸上层层叠叠的褶子,甚至把他汗流满面的神情拍得清清楚楚——眼神深邃,仿佛一瞬间带上了沧桑,走得脚步踉跄,汗珠从光光的脑门滑落,再看不出半点滑稽。
这时候的碌葛,肩上驮着一个小女孩,满脸通红地替孩子们指引方向。他衣袍上沾满了泥巴,步伐沉重中透出一股子坚定,背景里是压低的鼓点,步步紧迫。导演在这里没有快剪,用的是稳稳的长镜头,让观衆一寸寸地跟着碌葛穿行在战後的废墟中,感受着他默默承受的重量。
而到了碌葛的重头戏,整场影厅的空气都跟凝固了一样。夜幕下,碌葛在一群敌人中游刃有馀地闪躲,身姿虽不轻快却充满了力道,动作沉稳,像老僧入定,眼神透着一股无人可撼的力量。陈峰在这段打斗里拍得够凌厉,拳拳到肉中还带着几分禅意,每一个细节都有点意思。
到最後一场高潮打斗戏,导演更是把镜头收得克制。夜色中,碌葛独自穿梭在敌人的包围中,每个动作都不急不躁,凌厉中带着沉稳。镜头紧紧跟随他的背影,间或切到他从容的侧脸,光影里他双眉紧锁,眼神冰冷中透出决绝。在慢镜头中,碌葛身法刚猛中带着几分禅意,每一拳出得沉稳,动作简练不拖泥带水,虽然是打戏,但一招一式无疑也是在映照角色极端痛苦的内心斗争。
而到影片尾声,导演又回到了一种极简的镜头语言——碌葛坐在战後庙宇的角落里,静静地低头诵经,镜头缓缓拉近,慢慢聚焦到他脸上那安详又孤寂的神情,最终画面停在他的微微闭合的眼睛和紧锁的双手之间。他沧桑的脸庞上,苦与坚忍都交织在一起,整个画面带着沉寂,明明也没有太多夸张的化妆,步青岚却平白像老了十岁一样,几乎完全看不出他原本的样子。
首映结束後,掌声倒是雷响,场面上看着相当热烈,反馈还算是相当不错。不过大夥儿高兴归高兴,但也没太较真,总归展映场合上,大夥儿都挺给面子,哪怕片子真是烂,观衆也不好真的撕破脸骂烂片,真正的意见,还是得看影片正式上映之後,比较正式的长影评里才能看出几分真章。
紧接着,每部竞赛单元的影片首映後,都是有一场专门的发布会,等着主创团队来接受全球媒体的集火提问。这会儿步青岚也跟着坐在了台上,环视一圈,台下是一水儿操着各地口音的记者们,架着长枪短炮对着台上,“咔嚓”声接连不断。
媒体今天倒是挺热情,问题铺天盖地地往主创身上这儿砸,问步青岚这个主演的也更是不少,翻译有时候都顾不过来,不过好在步青岚本来也不太依赖翻译,翻译顾不上的时候,他就直接拿起话筒,很从容地用英语回答,就算遇到比较刁钻的问题,他就算不好直接回答,也会很自然地开个玩笑挡回去,惹得不少记者会心一笑。
中间还碰上一个挺能说的法国媒体提问,等翻译好不容易翻译完了这老长一串的专业术语,步青岚倒是索性直接用法语回答了,比刚才说英语的语速还快太多——其实准确来说法语才是他的第一外语,更近似于他的母语,只不过确实口音有点太南法了,没英语那麽比较标准。
不过其实对于电影本身的提问倒还好,再怎麽刁钻,再怎麽批判,步青岚也很愿意心平气和地和人家交流,毕竟创作这个事儿,不怕人家给你提意见,反而是怕人家全都昧着良心一味夸你,什麽意见也不敢提,你自己也还捂着耳朵信了,成天自己闭门造车,那才真的是离完蛋不远了。
但偏偏就是有的媒体特别离谱,一开口,问的问题那叫一个宽泛,跟电影真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真叫一个超绝松弛感,也不知道是看不上他们这电影还是看不上步青岚,问到後来,步青岚都回答得有点无语了。
譬如现在——
有个记者问他:“青岚是第一次来E城吗?这几天在E城有遇到什麽好玩的事情吗?”
步青岚随口应付道:“我不是第一次来,之前和朋友就来玩过了。”
结果没想到这记者仿佛就对这话题挺感兴趣的:“哦,和女朋友来的吗?有没有留下什麽难忘的‘回忆’?”
“是男朋友啦哈哈!”于是步青岚微笑回答道,“我中学读的男校,所以趁着readingweek的时候过来城堡参加万圣节活动,玩完之後,我们从城堡回酒店路过cowgate,看到街上有个人头,还以为是万圣节道具,所以我男朋友打算捡起来扔掉,但一上手才发现不是道具,是真的人头哦。挺难忘的吧!”
记者:“……”
style="display:block;text-alig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