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大宋广告商 > 第186章 劣质广告(第1页)

第186章 劣质广告(第1页)

第186章劣质广告

罗月止心想,地方上大刀阔斧裁撤冗馀官员,或许确实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切除病竈哪里有不疼的呢?

如今有这麽一只铡刀挂在脑袋顶上,官员们就算有再多怨言,也不敢继续怠政,衙门里做事雷厉风行,许多州县经年累积的陈牍旧案都飞速处理起来,该发放下的恩赏丶该减免的税务都按规定处理,对于百姓而言,这都是无可取代的好处。

“兴许就是因为尺度难以把控,极易遭受非议,官家才着意将范公扶上了主持变法的位子上去。”罗月止道,“若换了任何一个人,就算平日里操守有任何一点瑕疵,大概早就被群起而攻之,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说到这儿,罗月止叹了口气:“……委屈范公成为衆矢之的。两百多个州,数万官吏的质疑与怨怼,不是一般人能扛住的。”

赵宗楠:“故而如今朝野上下才子云集,却唯独范公可称为当世之大才。”

赵宗楠说得对,朝堂上的事他们都插不上嘴。能用自己的法子略尽绵薄之力,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事情了。

罗月止给苏州丶杭州的书坊与广告坊分部都寄了信件,提醒他们:发表出来的文章虽不便直接涉及新法,但若是当地百姓生活上有甚麽转好的变化,便多收集一些素材推广出来。

政事帮不上忙,舆论高地却不能轻易送给旁人。

……

一日下午,卢定风找上罗月止:“东家,有几份东西想让您看看。”

如今在京中商会登记的,大大小小拢共三十多家广告商,为了方便行会管理,每家广告商都有自己的徽记,各家经手的招幌丶仿单,登在报纸上的广告词,都能借此查出来由。

这样公开透明地管理,彼此之间进退有度,不至于相互倾轧抢了单子,也能够相互监督丶相互制衡……出几分力挣几分钱,谁也别想多贪。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反倒成了行会老板们最信奉的一条规矩。

但自从今年初秋开始,京中便出现了一些没有徽记的仿单,另有些良莠不齐的街头小报,上面多是些道听途说丶添油加醋的风闻。

还有那专门捕风捉影,揣度名人阴私的恶劣文章,字字句句写得格外下流,就是专门刺激人感官的。

上头刊登的广告就更乱七八糟了……不知来处的壮阳药丶标注月钱二十两的招工帖子,甚至还有专门给人介绍“淫娃浪妾”的牙婆子,竟然都敢在纸上堂而皇之招揽生意了!

冒出这麽些不讲规矩的竞争者,这还得了!

行会里的广告老板们义愤填膺,将自己收集来的劣单统统交给了卢定风,让他赶紧上呈给行首看看。

他们经营至今,在周云逑的明示暗示之下,或早或晚都明白过来:他们借着罗月止的东风,这才同朝廷的关系颇为和谐,赚钱赚得安逸。

可如今有这麽群败坏风纪的混账东西拖後腿,搅浑水,早晚要把火引到他们自己身上来——这事儿罗月止得管呐!

罗月止指腹碾过质地粗糙的仿单与小报,喃喃道:“竟然已经发展到这样的阶段了……”

卢定风没明白:“东家说什麽?”

“行业规模日大,投机取巧的人自然会涌入进来,这反倒证明了广告与报纸都办得好,办得深入人心……福祸相依,也不全是坏事。”罗月止笑得游刃有馀。

“此事我会去想办法。告诉各家掌柜们莫要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若有心,便继续收集一些劣单送来即可。”

卢定风素来敬重这位与自己同龄的东家,视罗月止为定海神针,既然他都这麽说了,他点头称是,悬着的心也放回来了一些。

又过几日,桃花妆铺的两家新门店修葺完毕。

两家铺子各在皇城一角,罗月止与赵宗楠两人如约出门,专门挑了辆朴素的车架乘坐,低调地前去验收。

回程路上,正巧碰上虹桥人流汇聚,拥挤不堪。赵宗楠叫车马改道偏僻小巷,马车虽行得慢,但脚程兴许比大道上还快些。

慢悠悠的颠簸之间,车舆一侧的窗布底下,突然塞进几张纸来,隐隐可见捏纸的手闪电似的收了回去,纸张哗啦啦铺散在罗月止的膝盖上。

赵宗楠眯起眼睛,叫了一声“倪四”。

不过几息的功夫,马车外传来一声哀嚎。倪四在外头敲敲木板:“公爷,人逮到了。”

罗月止低头,一张张细数这些工艺粗劣的仿单,两张是宣传质库贷款的,剩下三四张是专售淫药的……

罗月止挑起眉毛,伸手将单子递给赵宗楠看:“好家夥,还有什麽‘正宗五石散’卖呢……”

这五石散可不是个好东西,又叫寒食散,在魏晋时期可是兴盛了一段时间,说是能济病强身,协助房事,还有致幻的说法,使用之後能叫人飘然若仙,恍惚忘我。

虽没听说五石散有成瘾性,但这东西食用风险极大,丹砂丶白石英丶紫石英等矿物大量吞进肚子里,和服用慢性毒药没什麽差别。

据说人中毒之後如患疟疾,冷热交替,甚至通体生痈,痛苦而死。总之是味绝不可服的恶药,其害无穷。

赵宗楠坐近了些,垂眸与他同看:“孙思邈曾在医书中警告:若见到此方须立即焚毁,勿要久留。”

“後世医者多遵其言,烧书摧方,五石散应当在唐时便断了流传。”

延国公语气冷淡,照他往日的做派,这已经是颇为厌恶的表现:“如今这药应只是假借其名,造个噱头罢了……但其害同样难以估量。”

罗月止撩开帘子,看向车外被倪四与车夫按住的人。

那人面孔挺干净,十五岁上下,脸颊带着些少年的稚嫩,後脑勺蓬乱绑着发髻,身穿粗布短褐,脚上套着双簇新的草鞋,看着也不像是走投无路的模样,应是个混迹街头的游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