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大宋广告商 > 第161章 寿州之行(第2页)

第161章 寿州之行(第2页)

他看过罗月止的官牒文书,知道罗月止是个“纳捐出身”,但他能短时间内连升两级,听说这个南下巡游的实差还是官家亲口给的,这就不得了了。面前这人便绝不是个寻常的捐官人,其背景定然不容小觑。

若现在能搭上这个京官,对明年上京铨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罗月止将他的心思猜得通透:“多谢孙官人美意……阿厚。”

阿厚称是。

“来之前公爷特地嘱咐说了,叫我得了什麽好东西可不能自己藏着,京城路远,怕他瞧不到。”罗月止腮边笑出一只酒窝,年纪又轻,便显得颇为天真和善。

“寻几根麻绳子来,将这茶叶挂在厅前吧。兴许挂得远些,想必就能叫京中的贵人看得清楚。”

阿厚没听懂,心想罗官人难不成是吃茶吃醉了,隔着数百馀里,挂再高也看不见啊?

谁知孙主簿一听这话,脸色登时就变了,连忙去阻拦:“罗官人使不得……”

罗月止这举动是有典故的。

《後汉书》曾记载南阳太守拒绝贿赂,又不愿明言,便将所送的鲜鱼悬于庭下,表达婉拒之意。西晋山涛身为吏部尚书,受到丝绸贿赂,同样“悬之梁上而不用也”,到朝廷清查贪官污吏的时候,唯独他清白如旧。

孙主簿是个读书人,自然懂得他的意思,羞愧不已,这才连忙阻拦。

罗月止也没有为难他,温声将他劝退了,临走还送了他几本薄薄的册子:“与主簿一见如故,这几本文字虽不值个几钱,却好歹是份心意,请主簿与官长莫要嫌弃。”

孙主簿脸色变换多时,将书本接过,拜谢而退。

阿厚看得迷糊,又隐隐觉得方才好像目睹了顶顶厉害的一幕,待主簿走远,赶紧问求罗月止解惑。

“这礼不是他要送的,是寿州官员借他之手来试探与我,看看我这个莫名其妙的南巡官究竟是什麽来头。”罗月止靠在椅子里,语气平淡。

“你莫看这黄芽乃是几片树叶子,浴堂子里品质一般的黄芽茶还要卖到百文钱一盏,更何况这满箱的黄芽茶片?一两黄芽一两金,十斤重的黄芽,你算算得多少钱,岂是一个小小主簿随手便能送出来的。”

阿厚闷头算了算,瞪大眼睛“嚯”了一声。

“他们看我是个进纳出身,便轻视于我,我若就这麽随便收了,要麽当真是个贪财好物的俗贾子,要麽是个不通世故的缺心眼儿。”

罗月止叹了口气,笑道:“被人当个小玩意儿糊弄了呀。”

还没怎麽着,阿厚却听得紧张起来:“那官人该如何是好?”

罗月止眨眨眼:“我不是回敬过了?”

阿厚怀疑:“就那几张纸?能好使麽?”

罗月止笑而不答。

这“几张纸”好不好使,结果很快就显而易见了。几个时辰後,罗月止一行人落脚的馆驿又有官员登门,这次来的并非主簿,而是寿州二把手,身着青袍的正六品通判。

从来都是京官大三级,通判对着罗月止拜下:“有幸得见天子字帖,实乃荣幸,提举校勘一路舟车劳顿,照顾不周,还请过府入宴。”

罗月止口中说着“不敢”,起身去扶人,偷偷给了阿厚一个眼神。轻飘飘的纸张自然无用,可若是国子监审核授权,罗氏书坊负责出版的天子飞白字帖,却是管用得很。

罗月止在寿州休整了三日。

在此期间,他终于体会到了当世官场中的应酬究竟是何种模样。

京中的官员在天子脚下谨小慎微,地方上却是天高皇帝远。金樽玉酿,官妓满席,醉生梦死,脸色酡红的官员扯散了衣襟,喝得畅快,倒在席间犹如斜瓠烂瓜,七扭八歪,皆做昏昏醉语。

和地方上的奢靡欢宴相比,那日他于欧阳永叔十馀人,在富彦国府上饮酒数百杯而醉,醉而赋诗的场景,简直称得上是简陋——简陋中的简陋。

这还是一年前官家已经下令将寿州的贪官污吏肃清之後的结果。

罗月止闻着满殿中的酒气与脂粉味儿沉默不语,酒案上的陈酿喝过两盏,便再也喝不下去了。

逗留寿州的最後一日,罗月止参照着周鸳鸳给的地址,偷偷去到了寿春县,霍山脚下的周家村。

早年间有四百馀户茶农的周家村,如今已然凋敝了,所剩门户十馀其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