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038章番外穿了,……
周思礼穿越了。
好消息,他是胎穿,生在小康家庭,父母身心健康且十分恩爱,对他也非常上心。
坏消息,等他上了小学才知道,原来自己穿到了一本悬疑漫画世界里,成了漫画里一个同样叫周思礼的炮灰。
另一个好消息,这门漫画他看过,熟悉剧情,而且漫画主角目前在上小学,还不是到哪里哪里死人的死神体质。
而周思礼本人,只要未来不行差踏错走上犯罪道路,大概率也不会死在跟主角的追击战中。
周思礼刚开始只知道自己穿越了,没注意自己到底穿到了哪里。
直到他父母因工作原因,要调往跟家乡远隔千里的寒川市,带着他一块儿搬了家。
听到寒川市这个名字,让周思礼尘封已久的记忆渐渐复苏,他又找父母和老师问了许多问题求证,终于知道了自己是穿进了一本漫画里。
《破晓之刃》在周思礼最喜欢的少女漫画月刊上连载八年,用九十六话描绘了一个悲伤的世界,将人性阴暗面剖开展示给了读者们。
主人公闻卿本就是个遗腹子,幼年又经历丧母之痛,最後的亲人姥姥与姥爷也因为母亲离世的打击双双病倒,不久後撒手人寰。
他的父母皆是死于犯罪分子手中,闻卿励志要成为打击犯罪的一把利刃,後来他也如愿成了一名刑警。
故事的开篇,化名为“疯狗”的闻卿潜伏在一家地下拳场,以打手的身份卧底,为的是揪出拳场背後的势力。
可没想到,拳场老板不知被什麽人分尸在了角斗场上。
嗅到血腥味的闻卿赶到现场,看到的是令人震惊的一幕——
一个头发和皮肤都白得晃眼的病态青年,捧起了死不瞑目的头颅,轻轻地吻在了那血淋淋的额头上。
有传言说,病态青年就是拳场老板的秘密情人,但闻卿知道,这个人绝对没有传言中那麽简单,他早就在暗中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
可闻卿其实也早就暴露在了对方眼中,病态青年甚至知道闻卿的具体身份,但他还是决定放闻卿一马。
在这一单元的最後,杀害了拳场老板的凶手被抓,但闻卿的卧底身份也暴露了,最後却靠着病态青年的掩护逃出生天。
这时闻卿也知道了,这个看上去漂亮却弱不禁风的青年,就是犯罪组织“乐园”里最令人闻风丧胆的高层,代号为“标本师”。
潜藏在黑暗深处的犯罪乐园初现端倪,青年警察闻卿与神秘的“标本师”之间的种种角逐也就此展开。
《破晓之刃》在当时那个刚刚起步的彩色漫画时代,扔采用黑白漫画的形式进行连载,可还是有不少大尺度场面,给当时年少的周思礼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登上漫画杂志封面的彩页里,读者能看到那位喜欢穿着白衣的标本师肤色苍白,连头发都是白的,只有一双眼睛是血一般的鲜红。
曾经跟周思礼一起看漫画的女同桌发出赞叹:“哇,好像一只小白兔呀!”
白发红眸丶平静疯感丶神秘莫测丶身世凄惨丶在幕後运筹帷幄——这是什麽天选的反派人设啊喂!
周思礼也非常喜欢这个漫画里的最大反派,除了颜值在线,还是因为反派的故事线也非常有意思。
幼年时,“标本师”的父母被一夥入室行凶的歹徒杀害,後来被叔叔婶婶收养。
叔叔婶婶对他还算挺好的,但他却在一个冬天,在出门寻找小猫的路上,被“乐园”的人拐走了。
“乐园”搜罗来许许多多孩子,把他们关在一个叫做“地下城”的地方培养。
这些孩子有被拐卖来的,更多的则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基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大部分孩子就算某天失踪了也无人在意。
在“地下城”,孩子们接受着严苛的训练,有些在某方面有天赋的海泽则会被带走进行专门的培养,大部分则会被洗脑成“乐园”的打手与炮灰。
因为患有白化症,心脏也不是很好,年幼的标本师可谓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就跟许多同样没什麽能力的孩子关在一起。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孩子策划了险些颠覆组织的月下大逃亡。
观察规则丶摸清规律丶收买人心,幼年标本师艰难地成长着,组建起了自己的第一支小队。
某个深冬的满月,趁着更换地下城临时基地的时候,他带着同样想逃离的孩子们,展开了盛大的逃亡。
虽然这场逃亡的结局并不美好,但还是有个小孩儿成功逃跑,找到了大人报警,给组织带去了不小的麻烦。
作为一切的策划者,幼年“标本师”也获得了高层的注意。
不论是组织力丶策划力,还是在面对死亡惩罚时的沉着冷静,都让幕後Boss极其欣赏。
就这样,“乐园”里出了一位十二岁就获得了代号的预备高层,“标本师”也成了组织重点培养的对象。
但其实,标本师一身反骨,从不会因被什麽人看重就轻易臣服。
他又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势力,步步为营,终于反噬了整个“乐园”,借闻卿等人之手将组织里不属于自己的势力连根拔除。
可他为的不是什麽更大的野心,只是向“乐园”高层复仇,为那些在月下大逃亡中死去的夥伴讨回公道,让世人都知道有几个孩子曾为了活下去多麽努力。
在“乐园”倒塌之後,“标本师”选择连同乐园的残骸欢,那艘名为欢乐女神号的邮轮一起沉入了汪洋。
漫画的最後,“乐园”残党与警方都登上了欢乐女神号,“标本师”也亲手了解了那些杀害了自己夥伴们的凶手。
苍白病态的青年朝着冲他奔来的年轻警官微微一笑,转身离开,大门缓缓合上,隔绝了闻卿的嘶吼,与爆炸的火光。
在《欢乐颂》的旋律中,标本师闭上了双眼,回忆起那年圣诞节前夕的雪夜,那些跟自己从囚笼中出逃的小夥伴。
孩子们奔跑在雪地上,不远处城市广场的灯光,他们已经能听到有人用小提琴拉响了一曲《欢乐颂》。
快到了,再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