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大秦造反笔记 > 第48章 天寒记得多穿衣物(第1页)

第48章 天寒记得多穿衣物(第1页)

第48章“天寒,记得多穿衣物。”

见大家(被迫)一呼百应,嬴政的浓眉却越蹙越深。

凭借敏锐的直觉与多年治政的经验,一旦一群散户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团体,被共同的目标所牵动,又受到一致的规则制约,则力量可比原先庞大了何止十倍百倍。

而他素来不喜自己的绝对王权之下,藏着隐隐能挑战自己权威的民间力量,即便无异于蚍蜉,然而涓滴成海,他不愿放任哪怕一分一毫造成威胁的可能性。

更何况单纯学术团夥也就罢了,最多叽叽喳喳一顿观点输出,但这可是商人联盟。

这一□□商若是集合起来,操控市场,议定物价,直接吃亏的是百姓,最终损害的不还是上层统治阶级?

“您若想阻止成蟜阿弟,信愿代为劝说。”见嬴政脸上明显不悦的神色,李信以为秦王碍于骨肉亲情,不便与弟弟直言相劝,于是主动提出分忧解难。

嬴政摆手:“不必,成蟜年幼,一时鬼迷心窍偏听他人谗言蛊惑也是常事。”

一衆人闻言,不禁怀疑地看了他一眼。

您确信是受他人蛊惑?

这嬴成蟜已然开始制定章程,提议表决管理人员,甚至还拿出自己的私人金库作为初始的啓动资金,这能叫受人蛊惑?

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她分明就是主导者。

但总不能当着人家哥哥的面,说您弟弟在挑战您的权威,衆人虽内心这麽想,还是选择把话咽下。

此时会场中经过一番民主选举,商会的管理层人员已是颇具雏形。

对成乔提议的不记名投票方式,衆人虽然起初惊奇万分,都没料到自己也能有选拔官吏的参与权,一时皆不知所措。

看出大家的顾虑,成乔高声道:“诸位勿忧,既然商会是为大家权益而设,便理应由大家来选择上级官员,否则怎能代表各位的利益?”

道理是这麽个道理,但这委实超出了他们几十年人生阅历的认知范围,因而在半晌的愣怔之後,终于在成乔的鼓励下,各自拿起了手边的笔。

商人大多文化程度比农民高一些,大部分人识字书写不是大问题,只需在发放的竹纸上填写一些合适的人选,例如精通财务计算的张五郎,能说会道擅长交际的谈判大师燕小二,再将竹纸折叠後依次塞入投票箱中。

最後,在几百双眼睛聚精会神的关注之下,由一个公认享有名望的长者负责唱票,将票数一笔笔记在会场正中央的大木板上,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楚看见过程。

有了这一番堪称公正透明的程序,选出的委员会成员自然无人敢于指摘。

除了管理委员会,部门的分类也是在场衆人之闻所未闻。

例如财务部丶市场监察部丶贸易推广部这些奇特的名号,每个部门都有清晰的职能划分,且依据每一位独一无二的才能,都分配到了相应的岗位。

“想不到我一介草民,竟也有做官的资格,可真是八辈子想不到的大好事嘞。”职位分配一下,张五郎当即便摸着胡须咧笑。

周围人纷纷恭贺,一山羊胡小个子似是不服,蹙眉拈酸道:“大字不识几个,如何管得了人,倒不如喊我家的看门犬来,说不准大家还能瞧着新鲜,投票让一只狗当官哪。”

张五郎自然听出他言外之意,驳斥道:“诸位之所以愿意选我,乃是我身具一技之长,何时轮到你在此说三道四?”

“我实话实说罢了,怎的,戳中张君痛处,急着跳脚了?”

周围人看不过去,纷纷站出来为张五郎说话,指责那小个子道:“你也休要妒忌,一箱数十册的账本,五郎只需半日便能将账目理得一清二楚,并无错漏,敢问你可有如此本事?若有,我等自愿上请长安君,更换人选。”

小个子无言以对,见衆人围拥而上,一时面泛绯红,自讨没趣,哼一声旋身便走。

在一旁观战的嬴政若有所思,按照成乔的选官方式,不论出身,甚至不论识不识字,只要身负一项他人所不具备的才能,便能予以提拔。

见他甩动袍袖,在风中猎猎作响,似乎是有离开的意图,随从忙问:“您是想回驿馆安歇?”

嬴政摇首:“我必须赴一趟公署。”

随从面面相觑,心底无不腹诽:看来今晚长安君这段骂,是难以躲过去了。

夜里的公署仍然烛火不停,为了筹备这次商会,成乔又召集几人,一同商讨商会的初期运作问题。

见嬴政踏入公门,甘罗与韩非认得他身份,因而俯首行礼,然而其他人都不识这张陌生面孔,又见甘罗韩非这等恭敬,遂也端着谦卑的态度,作揖後问:“敢问阁下是——”

因之前有禁令,随从皆噤口不出声。

倒是嬴政牵唇微笑,温和道:“我乃长安君堂兄,特来拜访。”

原来是堂兄,那也是个王室公子,礼节上不可怠慢。

衆人颔首又行一礼,吩咐小吏予来客一行人端上交床和褥垫,便继续讨论未完成的正事。

虽然有这麽一个不知道什麽时候会爆的炸弹在场,成乔还是顶着这巨大压力,询问衆人:“不知诸位可还有甚麽建议,务必畅所欲言。”

韩非道:“贤甥忘了,凡人与人相处必生争端,逐利者更甚。倘若商人之间起了争执,而无公正裁决之所,又该如何?”

“舅舅讲得有道理。”成乔摸了摸下巴,按理民间纠纷要麽由乡里耆老主持解决,要麽上官衙起诉,这商事间的争端本也可以按照这样的处理方式,但是商会一办,规模一大,纠纷必定呈几倍增长。

烦了官府衙门不说,到时候年底上计吏呈交的年度报告给中央一看,唯独这个地方诉讼案件格外扎眼,莫要让居民被按上个“刁讼”“健讼”的罪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是有必要专门设立个部门处理这事。”成乔顿时目光炯炯,望向韩非,“我看舅舅是不二人选,日後主持两造对质,平息纠纷,就靠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