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我和曹厂长去考察,感触太深了。这聚氨酯材料,确实好!柔软、耐磨、有弹性,是中高档产品的凉鞋优质材料!但……”
他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全场,沉声道:
“但价格也高啊!初步测算,要比我们原来的成本高出一大截!利润空间预计也要增大,但消费者认不认可?市场接不接受?还是个未知数!这次长春鞋帽展销会上,就是检验我们的战场!大家一定要拿出真本事,设计要新颖,做工要精细,用料要精打细算,要尽可能的降低材料成本,一切都为了技术革新,为了厂子的新产品设计而努力!”
王知青副厂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沉稳。他站起身,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对设计人员说:
“曹厂长和赵厂长,说得都非常重要和中肯!针对这次研新产品,我提五点要求:
第一,突出一个‘新’字!款式要彻底颠覆,不能有半点老气!
第二,定位中高档产品,与皮凉鞋媲美,注意细节决定成败!
第三,时间就是效率!三十天,一天都不能浪费,还要加班加点!
第四,厉行节约!下料要精准,边角料要回收再利用,把成本控制到最低!
第五,——”
他环视会场里的众人,嘴角露出一丝激励的微笑,重重地说道:
“重奖!长春鞋帽展销会上,按每个品种签单数量,设定奖励比例!是谁设计的品种订单多,谁就是功臣!奖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话音未落,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年轻的设计师陈治采猛地站起来,眼睛亮得像星星,眨着双眸站起来说:
“王厂长!我昨晚就画了三个草图!保证让人眼前一亮!”
老技术员祖支援也激动地拍了下桌子,表态说:
“用料问题交给我!凭着多年经验,绝不多浪费一寸革!”
角落里沉默的女技术员陈晓健,也怯生生地举起手,言道:
“我……我能试试配色,我觉得凉鞋的颜色,要按年龄档次分开设计,中老年人:搭配颜色要沉稳厚重;年轻人要清新典雅,美观大方一点;儿童要鲜艳活脱……”
曹厂长看着眼前群情激奋的场面,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他缓缓站起身,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总结言说:
“好!从大家的言,看到了你们的热情和决心!材料一到,设计的战斗就立即打响!记住,我们不是在设计一双凉鞋,我们是在设计塑料厂的命运和未来……”
一片掌声过后,会议结束了,夜色已深。技术科办公室的灯,却一盏接一盏地亮了起来,如同黑夜里的灯塔。窗外,春天的风悄然拂过厂区,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曹厂长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望着那片灯火通明的区域,心中默默念道:马厂长!材料快些到吧。我们……快要等不及了。
他知道,一场关乎全厂命运和前途的战役,已箭在弦上。而那来自蓬莱的海风,正悄然吹向长春,吹向一个充满未知却也充满希望的明天……
四月中旬,春风如酥,吹得塑料厂大院外的那几棵杨柳树,新叶初绽,嫩得能掐出水来。厂区门口的宣传栏刚换上新海报——“春启新程,凉鞋热销季”,红底白字,显得格外醒目。车间里机器轰鸣,冷粘机压合冷粘出,一双双色彩鲜亮的凉鞋,工人们手脚麻利地分拣、打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橡塑和氯丁胶味,混合着春日泥土的气息,竟也生出几分蓬勃的生机。
销售科里,更是一派整装待的景象。新老业务员们围在长条桌旁,桌上堆满了样品鞋——有轻便的拖鞋,有带卡通图案的儿童凉鞋,还有结实耐穿的男女牛津革凉鞋。每个人面前都摊着厚厚一叠宣传资料,油墨香扑面而来。角落里,销售内勤刘庭芝,正仔细地数着盖好鲜红公章的空白合同纸,带有复写纸,四张一份,一份份码得整整齐齐,仿佛那不是合同,而是即将出征的军令状。
张锦福站在窗边,手里摩挲着一双“银灰色疙瘩纹”的男式凉鞋,鞋面疙瘩纹细腻光滑,鞋底轻便厚实,是厂里主推的“牛津革男凉”系列产品。
他三十出头,长挂脸,留着分头,浓眉大眼,身材魁梧,脸上总挂着点憨厚的笑,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股韧劲。他分管东北市场,东北三省和内蒙等地,赤峰、通辽、乌兰浩特……那些地名像刻在骨子里一样熟稔。可这次,山娃给他的任务,显然不止于此。
“锦福!你来我办公室一下。”山娃的声音从屋门口传来。张金福是刘小敏的丈夫,刘小敏又是山娃的三小姨子,这样拎起来,他和山娃是连襟关系。
张锦福放下凉鞋,快步走进了山娃财务科的里间办公室。山娃的办公室不大,墙上挂着一张全国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插着小红旗,那是塑料厂多年打下的销售市场。
山娃正站在窗前,手里捏着一支烟,没点,只是无意识地转着。他比张锦福大几岁,眉宇间总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焦躁和不安,尤其是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更是牵挂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