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狮
杨玉琳想起爷爷还在的时候,有一年做寿,家里宾客满座,车水马龙,真真是无处下脚,父亲便拆了门板子,横一条板凳,搭上去,凑合着睡了一宿。
杨玉琳那时候还小,只觉得新奇有趣,高高兴兴睡了一夜的门板子,喜得不得了。现在这点忙乱,跟从前比起来,当真算不得什麽。
三个大竈一齐开火,有杨母统筹,几个姨母舅母忙着料理菜蔬丶鱼肉,几个舅父并姑父忙着劈柴烧水丶刷碗摆盘,加上良辅他们几个帮忙,可算是安顿妥当。
用罢晚饭,今晚的“请狮”仪式也快开始了。祭拜过天地之後,外围是震天响的锣鼓鞭炮声。
香案上摆着各式熏香,今年人选定的是天平大哥,身强力壮,精神抖擞,将头俯下去沐香。
粗略看去倒也有十馀种香,熏得人眼泪止不住地淌。
云影是断不会出现在这种烟雾缭绕的场所,安安静静守在杨玉琳家的柴房,顺便照看贾凉和覃宛这几个弱鸡。
良辅是有心要出来闹一闹,可惜做了一天苦力,眼下累趴在柴房,路都走不动了。
景福临偏头想说什麽,鞭炮震天,杨玉琳听不清,下意识将耳朵凑过去,景福临反应不及,下唇贴着杨玉琳温软的耳廓擦过去,擦得杨玉琳头皮一炸,心跳应着震天的鼓点颤起来。
景福临急急往後退了几步,索性不再说什麽,拉着杨玉琳寻了个僻静处:“我方才说,这里太吵,不如回去。”
杨玉琳木然点头:“回去,回去,好,很好。”
第二日的“金狮嗅蜡”,向来是杨玉琳挤每年挤破头也要和杨天虎挤到最前头去看的,今年却有些神思不属。
直到杨天虎蹿到自己面前,兴高采烈抓着他去看,他才反应过来。杨天虎抢占了有利地形,视野开阔。
忠保老爷子家有个极敞亮的院子,眼下这院子四围彩灯高挂,地上插着八支红烛,人群围成大大的一圈,敲锣打鼓,鞭炮齐鸣,金狮在圈子里摆出各种憨态可掬的动作,然後要俯下身去嗅地上的红烛。
手上有短鞭的,多半是孩子们,叫着笑着将爆竹四处扔,眼看着一串爆竹扔到脚边,杨玉琳呆立没有反应,杨天虎一把将人扯到一边:“发什麽呆!!”
杨玉琳被爆竹炸回了神,仔细瞅着杨天虎拽着自己的手,叹了口气。
杨天虎服了气:“我的祖宗,你今儿是怎麽了?往年哪次不是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十头牛都拉不住你,怎麽了这是?”
杨玉琳摇摇头,又叹了口气:“你不懂。”
杨天虎一跺脚:“嘿,就你读书多,就你懂,就你读书多……”
被戳到了痛处,杨天虎一边愤愤不平念叨着,一边撇了杨玉琳就走。
杨玉琳几乎疑心自己是不是把人逗哭了,看着杨天虎狼狈而逃的身影忍不住笑,冷不防被人从身後抓住,回头一看是景福临,杨玉琳瞬间就有点磕巴:“怎,怎麽,怎麽了?”
景福临将人带近了,揽在身边,是惯常的亲密姿态:“人多手杂,太乱了些,待在我身边。”
杨玉琳瞧了一回他的神色,瞧不出什麽端倪,自此便安下心来,觉得是自己想多,擡手拽着景福临胳膊,终于振作起精神,欢天喜地看金狮。
这一晚忙完,便迎来了每年灯节的重头戏,每家每户门前摆了大香案,院子里爆竹丶彩灯琳琅满目。
有长者高举灯笼开路,身後锣鼓队并镇上民衆黑压压一群,金狮在队伍最末尾,待场面热闹起来,各就各位,金狮便大摇大摆进了这家的院子。
有人高唱祝祷贺词,家主领着男丁给每个镇上的相亲分发糖果糕点,金狮热热闹闹在这家走一套流程,接着便去下一家,将整个杨家镇的门户跑完,怎麽也得到下半夜。
浩荡的队伍远远望见杨玉琳家的时候,金狮尚未到,良辅当先跑得欢快:“来了来了来了!!!!!准备准备准备!!!!!”
杨父杨母得了信,便将香案搬到院子里,将爆竹罗列好,将糕点分装好,大舅二舅三舅,大姑父二姑父三姑父,二姨夫三姨夫,二叔三叔,家里的男丁们,全阵列在院子门口。
远远地来了人,便挨个地行礼丶分发糕点,来人得了礼,便说一句吉利话,热热闹闹,一派祥和,图个喜庆吉祥。
等金狮一露脸,爆竹声便炸起来,将柴房里酣睡的几个人惊得鸡飞狗跳。云影更是远远看见阵仗,知道接下来烟熏火燎,远远地就躲开了。
只杨玉琳突发奇想,撺掇着景福临将自己捞到房顶上,想着站得高高的,看得远远的,多自在。
不料自家舅舅们眼疾手快就炸了爆竹,冲天的硝烟翻腾起来,兜头盖了杨玉琳一脸,呛得他涕泗交流,紧紧拽着景福临,灰溜溜地让人把自己又送下去……
最後一日,正月十六,是杨玉琳每年最为期盼的日子。
天一黑,各家用罢晚饭,锣鼓响起来,便人手一个大灯笼,制成各式金鱼丶金雀丶金兔灯,有人家手艺好的,便制了金龙丶金凤灯,阖家人一齐高高举起来,照亮脚下三丈长的路,煞是威风好看。
杨母手上功夫非同一般的差,每年只指望着杨父,扎几个形制各异的彩灯,金龙丶金凤却是万万不能。
是以,原本兴高采烈拿着兔子灯的良辅半路上遇见擎着金龙灯的杨天虎时,就很有些不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