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鸡鸣声起,便迅速睁开清明的双眼,翻身下床。
按说她也算是带领了春耕,可系统一夜过去毫无动静。
果然是饭桶系统。
没办法,无法强求。
莫惜梳洗毕走进院中,却莫名觉得少了点东西。
她回头扫视一圈後院。
知道了。
屈景昭今天没早起练功。
莫惜皱着眉。
自她认识屈景昭起,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这人便没缺席过晨练。
反倒是林四,时长日上三竿才见到身影。
她略作思考,还是调转方向走到屈景昭房门口。
门外下人见她过来也满脸焦急行礼。
“大人,我们正要像您禀报。屈大人不见了,也没留下任何口信。”
莫惜眉心越蹙越深。
顺着下人打开的房门走进去。
东西还在,看起来是临时起意离开。
室内没有任何打斗痕迹。
昨日跟着屈景昭出去的官差只说屈侍郎突然便想自己走走,于是遣退了他们。
桌上床上也确实没有留给她的信。
户部尚书叹了口气。
他们这地方,穷的土匪马贼都不愿过来,屈景昭身上又揣着信号烟。
大概和前世一样,是自己想的,突然消失。
“东西给他收着吧,万一什麽时候想通了回来呢。”
但莫惜依旧没理解这世是因为什麽。
户部尚书走到那些堆肥坑旁,看着东方被云雾遮住的太阳。
地基昨日已派官差夜以继日挖好。
莫惜到时,几十名官差和志愿的百姓已在原地待命。
具体做法“教书先生”大概也传授七八。
三尺深坑中,莫惜一声令下,衆人在其中铺上三层土——石灰丶黏土和粗砂。
并在每层中间掺入糯米浆和碎陶片,意在防腐防潮。
四周立柱,是屈景昭前些日子带人砍的柏树。莫惜本意便是走前建一座温室,只是林四的琉璃锦上添花。
棚上横梁,以七榫八卯技法链接,形成十二尺长十二尺宽的框架。
顶撑设置伞骨状竹制副梁,起支撑琉璃瓦之用。
莫惜倒是钻进框架,研究起地龙供热。
在地下埋入陶管注水,连接竈台馀热并不难理解,只是这连通器原理实在新奇,陶管够长便可在家中添水。
她在地下埋入拼拼凑凑的陶管,让人一路挖到公馆地下。
又在公馆处向管道中注水——如若能成,便可考虑在公馆设置专人负责供水烧竈台。
早有人在公馆烧好热水。
莫惜亲手添入,用慢慢走回温室之处。
官差在副梁上覆盖玻璃,连接处填充鱼鳔胶混合石灰。
整片琉璃呈斜坡状正对南方,最大限度吸收日光。
琉璃外侧覆盖上小云母亲等人坐在地上,用竹篾编织的网格状竹网。
按系统所言,这是缓解风压。
莫惜擡头看一眼顶部,叫官差在侧面将琉璃挖出两个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