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7-9点),上朝。
早上五点之前起床,而後开始每日早朝,早朝时间为五至七点。
自初唐时起,皇帝每五日一朝,末唐唐肃宗时,单日上朝双不朝,赵炅继位起,改为每日一朝,官员们点卯之後例行朝会,如遇重大事件,战时丶灾祸等则一日几朝。
继位多年以来,除了最後一日,不论寒暑,从无一日罢朝。
辰巳(9-11),批阅奏章处理政事。
早朝结束以後没有早膳,七点无缝衔接,开始着手处理大小事务,大到军事进攻行军路线,各地税收情况等,小到民生,有人击鼓鸣冤,便着手处理。
淳化四年,京中有人击登闻鼓,报自家猪走失,赵炅亲自处理,并令人赐千钱以彰补偿。(一千文铜钱)
午时(11-13点),用膳。
未时丶申时读书习字。
“朕性喜读书,颇得其趣,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喜欢读书到每日阅读《太平总类》,一日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千卷,後将其更名为《太平御览》。
《太平预览》全书共分“天”“地”“州郡”“封建”“治道”“时序”“人事”“刑法”“服用”“疾病”“工艺”等五十五门,共一千卷,征引古书多至一千六百九十种。
其使人教自己书法,每日练习,在书法上有着极高的造诣。
雍熙三年开始学习飞白书,常常在听政之馀独自练习到午夜,废寝忘食。经过十年的努力,至道二年时,他的飞白书达到了世人称赞的水平。
每日五点之前起床,深夜入睡,没有午休,全年无休,每日如此一直到至道二年二月初六,重病後在便殿上朝决事,三月二十八日不能提笔批阅奏折,三月二十九离世。
。
李继迁为什麽揭竿而起,在堂哥大败被俘之後仍然选择起兵反叛。
因为盐。
党项族地盘,今地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有素有盐池,以出産青盐闻名于世,此地青盐色泽纯正,味美价廉。
党项人所处的夏州之地有十分多的盐池,他们拥有大量青盐,而这样的地质注定粮食的産量底下丶难以获取。
党项族人想要获取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需要向宋人换取。
马匹是十分重要而有限的战略资源,牛羊的数量也并不多,党项族不愿意将这些东西交给大宋,但青盐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定难军节度使赵保忠(李继捧)因党项族内部战斗,不得已主动向宋太宗献出夏丶绥丶银丶宥丶静五州之地,并率族人入朝,留居京城。
其族弟李继迁反对献土,率亲信逃入夏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抗宋自立,不断侵扰北宋边境,成为北宋西北边境的一大隐患。
988年,端拱元年,李继迁率衆投靠辽国,宋太祖一纸文书下令禁止关闭边境榷场,禁止购买丶售卖青盐。
宋朝自有无边的海岸线,盐的来源并不局限于此,但西夏不同,因为出産单一,他们离不开汉人的绫罗绸缎丶大米白面丶茶叶药材。
自榷场关闭後,党项族的青盐堆积,再也换不来想要的物资,李继迁明白这是宋朝在逼着他低头称臣。
但李继迁深觉这更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他团结能团结的所有党项族人,鼓动他们,既然青盐卖不出去,那我们就去抢!
李继迁终于取代了他哥李继捧,成了党项族的带头人,率军南下掠边,大家伤亡不小,但是收获同样巨大,生死之际建立的联盟牢不可破。
西夏掠边,党项族空前团结,宋太宗赵炅看到了他们的决心,未免再生事端也为了解决李继迁这个心腹大患,又是一纸文书,青盐吃着顺口,榷场开放宋朝又再次买入。
同时,宋太宗采纳时任宰相的赵普建议,任命赐姓改名为赵保忠的李继捧为定难军节度使,让其回镇夏州,企图利用他消灭李继迁。
原本牢不可破的同盟瞬间解散,李继迁得到的所有人马一夕之间全都华为乌有。
然而李继捧并没有如预设一般对抗李继迁,反而在抵达夏州之後与李继迁沆瀣一气,调转矛头直指宋朝。
并帮着李继迁上书,谎称其愿意悔过归降。
太宗信以为真,于同年十二月十八日任命李继迁为银州刺史丶洛苑使。然而,李继迁得到官职和赏赐後,继续兴兵作乱,侵扰北宋边境地区,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
淳化五年正月(994年),灵州和通远军皆言李继迁侵掠居民,宋太宗命令李继隆为河西兵马都部署,征讨李继迁。三月,李继捧上书言已与弟李继迁和解,请求罢兵,宋太宗大怒,命李继隆首先征讨李继捧。
李继隆出兵西征,并最终押解李继捧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