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121章 尘埃落定 登基(第2页)

第121章 尘埃落定 登基(第2页)

他缓缓的坐回了那把龙椅,视线扫过一个个大臣:“诸位请起!”

从今日,从丁酉年癸卯月癸丑日起,他不在是太子,而是皇帝。

赵恒登基之後,首先要处理的,就是昨夜的叛臣,王继恩自然首当其冲,以谋逆罪论处,安律该处以极刑,但寇准上书阻拦,让他从宽处理,以彰新帝胸怀宽广,性格仁慈。

再三犹豫之後,王继恩被从轻发落,贬为右监门卫将军,贬到代州安置。

简而言之,就是去代州看大门。

主犯被贬职,胡旦因身染疯疾,被剥去官身发回原籍,而因为主犯罚没被流放,李昌龄也没被重罚,只是被贬为忠武军节度行军司马。

但从正二品的参知政事,一夕之间被贬为八品小官,这落差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当真是‘好’日子在後头呢。

太子登基的消息传至四方,宋朝的三皇子赵恒正式踏上天子之列。

因先帝病重而停止的西征,给了李继迁喘息之机,在得知赵恒登基後一个想法跃上心头。

赵恒这人他知道,处事不觉优柔寡断,加上新帝登基势必要培养嫡系诛除异己,朝中必然时局动荡。

若此时出兵,宋军必然不敢轻举妄动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可惜他李继迁的手下已经没有多少兵马,只能退而求其次,化干戈为玉帛。

——求和。

是的,一向不耻于哥哥李继捧称臣的李继迁,在被打得丢盔弃甲後,终于明白势不如人时,低头也是一种选择。

当然,要想宋朝相信他此次投诚的决心,是时候拿出一点诚意来了。

李继迁在荒漠中眺望辽国,又看看自己仅剩的兵马,思索片刻,最终决定保存有生力量,驱狼吞虎。

而这一切,都和王继恩没有关系了。

“呲啦——呲啦——”

夜里的动静格外清晰,脚镣的撞击声十分刺耳,他费力的擡起沉重的步伐,缓慢的挪动着。

是的,王继恩在赵恒登基的第三日,皇城中家家挂起白帆时,被押送出城。

说是贬谪,实际与流放无异,带着枷锁镣铐,还有专人看守。

宫中的亲信丶安插在太子府的干儿子,都受到牵连,进而被清算,他所有金银丶珍宝全被清洗一空,入了皇帝的私库。

一年前要是有人告诉他,而今是这种下场,他必然不信,势要将晦气之人乱棍打死才好。

但就是如此可笑,没想到六十岁了,临到头来从最高处跌下,摔得粉身碎骨!

这辈子是没什麽指望了。。。不,也许还有机会。

代州山高水远,苦寒难耐又地处边境,不是个好地方。

可地处边境,意味着离辽国十分近,若有机会。。。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能顺利抵达代州。

王继恩低下头,掩去眼中的精光,他定让寇准後悔如今的决定。

“快走!磨蹭什麽?!”

三月的夜里还有些寒凉,王继恩顶着夜风,艰难的往前一步一步挪动着,每走一步,对姓寇的就越恨一分。

还有那该死的吕胖子!

一个明君最基本的就是赏罚分明,罚和赏不分家。

此次的功臣绕不开宰相吕端,也绕不开寇准丶江御,更绕不开护驾有功的王超和一衆禁卫军。

但鉴于吕端位极人臣,赏无可赏,寇准在进一步便是宰相,现宰相是吕端不可轻动,赵恒思来想去,索性一人赐下一座宅院。

开封府寸土寸金,吕端这样累世官宦的人家还好,至少还有个落脚的地方,寇准这样寒门出身的,就只能望房兴叹。

没成亲时还能在官房中将就过,可成了亲,一大家子就得外出租房,汴京租房也不便宜啊!

拿着有限的俸禄,养着一家吃喝用度,不贪腐就只能勉强够度日,没有半点结馀。

汴京的房价却还一个劲儿的涨,这样下去,连寇准这样的二品大员都没房住。

赵恒这赏赐,简直深得人心。

style="display:block;text-alig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