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115章 皇帝驾崩 顿生波折(第2页)

第115章 皇帝驾崩 顿生波折(第2页)

“不了,今夜除夕,得亲自盯着巡防事宜,免得这群兔崽子翻了天,改日在请将军喝酒,告辞。”

“好。”李继隆叹口气,索性直接出了宫门,径直回了家。

次日正月初一,元旦朝会时间有所削减,皇帝看上去很是倦怠。

但整个正月里一切都还算正常,直到正月二十五重新开印丶上朝,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至道三年二月间,仲春以至,太常寺依照惯例准备祭祀社稷一事,祭祀一事繁琐冗杂十分费神费力,申报刚刚提交,皇帝便命太子为行祭祀天地社稷。

没过两日,赵炅下令休战。

朝中衆臣的不安在皇帝下令全线停战後迅速弥漫,都明白皇帝可能不久于人世。

兵家乃不祥之物,五十九岁的赵炅,在将年号换为‘至道’的三年之後,想要以休战来邀上苍之幸。

其实就算不休战,他也不再有能力赐阵图来遥控远方的战争,纠缠了他十多年的箭伤来势汹汹,这伤年年溃烂深入骨髓不能自愈。

只是这次一发不可收拾。

二月中旬,例行朝会被取消,但朝中一切事宜赵炅还是坚持亲自处理,只是所有事在便殿内解决。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朝中再无任何人事丶职位上的变动,没有什麽比皇帝的身体更加重要。

然而一切都是无用功,太医们都十分清楚,皇帝的身体早已到了极限,所有药物手段都不再有任何作用。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八,赵炅彻底病倒,无法料理国事。

三月二十九日晚,万岁殿内,最後的时刻终于到来。

万岁殿。。。竟然还是这里,二十二年前也是在这万岁殿内,他的哥哥赵匡胤也死在这里。

死在一杯毒酒之下,也死在他赵炅和王继恩的谋划之中。

二十二年了,记忆还是如此清晰,眼前一阵阵发黑,赵炅昏昏沉沉之间,感觉到了生命的流逝。

箭伤不在疼痛,只是觉得冷,越来越冷,冷的让人控制不住的打颤。

不丶他还不想死,西夏还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还等着他,他今年才五十九!赵炅想要挣扎,可身子已经不听使唤,他甚至连手都擡不起来。

热茶明明就在手边,他连一个小小的茶杯都拿不动了。

生死面前,上天是如此公平。

挣扎片刻,要强了一世的赵炅最终决定放权,强撑着下了最後一道旨意:“立刻丶召丶召太子丶太子入宫。”

“遵命。”

此时殿中只有王继恩一人,看着大限将至的皇帝,他默默地退出万岁殿,关上了门。

然而他并没有按照皇帝的命令前往太子府,反而无事发生一般守在万岁殿门口,禁止无关人等靠近。

他在等,等着万岁殿内的皇帝一点一点咽气。

皇太子顺理成章的登基,能有他王继恩什麽功劳?

自蜀中归来之後,他在宫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不复从前,但若另立新君。。。二十二年前的旧事重新上演,他就还是那个拥立新君立下头功的人。

这样的问题几乎不用思考,同样的事再来一遍,他的选择依然如此。

听着万岁殿内越来越微弱的呼声,王继恩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进殿答复:“陛下,太子在过来的路上了。”

迟暮的帝王怒目而视,却不再有力气说话,他的目光好像能洞穿人心一般,王继恩在他的注视中低下头。

“奴才再去催。”

蛰伏这几年,不就是在等这一刻吗?张咏丶沈知白,这一个个坏他好事的人还没死呢。

一个时辰後,王继恩进殿查看,确认床上的人已经没了呼吸,这才放下心来。

他和皇後的谋划能不能成,全看今夜了。

王继恩拿了皇帝的印信,立刻遣人出宫,敲响了参知政事李昌龄以及知制诰胡旦家的门。

这是谋划里至关重要的两个人。

知制诰主要职责就是替皇帝起草诏书,若真走到这一步,大印在手,诏书想怎麽写就怎麽写。

而参知政事位同副相,他用重金并许以权利,这才收买了这位参知政事,有了参知政事的见证,知制诰的任命诏书,这事的可信度就很高。

要快,赶在天亮之前。

style="display:block;text-alig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