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北宋名臣奋斗史 > 第111章 谣言八卦 同样境地下的相同选择(第2页)

第111章 谣言八卦 同样境地下的相同选择(第2页)

若安守忠不能多撑些时日,安苒怕是难有善终。

对述职流程已经十分熟悉的江御,很快通过察考,只等朝中派出去调查核实情况的官员回来,就能顺利回京任职。

这一去一来最快也得花上三个月时间,正好能让江御给自己放个假,忙一忙终身大事。

在此之前,还谣做好收徒之事。

明明没人宣扬,可没过两日,曾经的神童江御收了安苒为徒的消息还是传遍了汴京。

人人都笑他自不量力,同样也是童子试出身,年纪轻轻的,怎麽就敢收徒了?

有说他知恩图报的,也有说他攀附权贵的,江御全当不知道。

——直到有人说他有意想和安家结亲,江御才觉得情况太过。

彼时他正受江珉的邀请,在白矾楼喝酒。

江珉于今年春闱高中进士,眼下正在京中等着选官,得知江御回京,特地请了他来答谢,也为自己的官途给点建议。

没成想刚坐下来就听见隔壁桌正在议论江御收徒一事。

几个穿着华贵的客人正高谈阔论:“这收安苒为徒的江大人,当初不也是靠着安守忠举荐才有的今日吗,能有什麽真才实学?”

“哈哈哈哈,要我说呀,怕是贪图安家的权势,你看那安守忠不是又升官了吗?”

“不好说哟,万一是安家想亲上加亲呢?他家可还有个待字闺中的小女儿呢。”

眼见隔壁桌越说越过分,江珉倒了杯酒劝慰到:“这些人就是嫉妒,没安什麽好心,御哥儿你别往心里去。”

“嗯,没事。”看着这些人的穿着打扮就知道是些官宦子弟,多靠着恩荫得来官职,都不考科举能有什麽见地。

但他们大概就是故意的,毕竟江御此举就是与这些文官丶清流世家们背道而驰,散播谣言坏他名声都算是轻的。

外面的谣言传的沸沸扬扬,寇家倒是很沉得住气,并没有上门查问,但江母不过是一个没什麽见识的妇人,被这些谣传吓得吃不下睡不好。

眼见中秋在即,生怕寇家对这场婚事不满,硬是压着江御登门道歉,见亲家当真麽有放在心上,这才安了心。

——————————

中秋前後的这段时间里,皇帝的病越发重了些,但这并不能阻止他出兵讨伐李继迁的决心。

李继迁带着残兵顺利抵达灵州,继续对围困灵州。

距离灵州被围已经过去了快一年时间,尹继伦送过去的粮草估计也快要见底,若在不支援灵州,怕是有些危险。

而在西征中表现出色的范廷召得到了嘉奖,被任命为并丶代两路都部署。

多疑的皇帝虽然升迁范廷召,但并不让其在负责相关作战事宜。

而李继隆因为不听指挥丶耽误规定期限等被弹劾,虽然最後在皇後的求情下保留了原有身份,但也却交出了兵权,留在京中,哪里都不能去。

眼看能派上用场的大将都不能用,其馀驻守边疆的将军又不能轻动,皇帝索性啓用了殿前司中的人。

殿前司是禁军最高指挥机构之一,一向负责京师以及皇宫的安全,算是皇帝最亲近丶最信任的军事力量之一。

最终,赵炅任命侍卫司马步军都虞候傅潜为延州路部署,以防御辽人有可能的任何攻势。

任命殿前司都虞侯王昭远为灵州路都部署,继续向李继迁进攻,务必斩草除根。

远在灵州的李继迁很快得知了这次行动。

明白自己短时间内很难拿下灵州,宋军的大军又即将到来,自己人数上并不占任何优势,但李继迁并不甘心,主动与辽廷取得了联系。

想要双方共同进攻。

只是他与宋朝打得火热,却并不知道辽国发生了变故。

原本萧太後在韩德威的鼓动下,想要在宋朝远征西夏时出兵犯边趁虚而入。

想法是高明的,然而谁也没料到,对萧太後不满已久的契丹皇族暗地里拉拢被迫交出兵权的部族首领,准备拉她下台。

是的,就在韩德威前脚带兵离开上京的不久後,契丹皇族发动了对内的政变,要除掉萧太後,推举小皇帝上台,夺回属于自己部族的兵权。

萧太後毫无防备之下,差一点被他们得手。

好在北院宰相韩德让有所察觉,联手耶律休哥,派人一最快的速度拦下了南下的韩德威。

韩德威带兵回援,才解除了这次危机。

只是政变之後重要对这些人进行清算,加上萧太後实在不放心韩德威将这些还没有归心的军队拉出去打仗,就怕万一临阵脱逃或反叛实在得不偿失。

这使得辽国眼睁睁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李继迁的求援信到上京时,辽国才刚刚平静下来不久。

style="display:block;text-alig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