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江瑶的种田生活 > 第 38 章(第3页)

第 38 章(第3页)

那样的话,等邻近村子里的小朋友聚集起来时;老师们可以各自分工,分别带着小朋友们上课。

所谓上课也不是正儿八经的上课,倒类似于幼儿园的小小班,负责简单的知识啓蒙。

“上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小朋友的家长可以脱开身,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

殷寒潮了解到上侯家一带种植的马铃薯非常不错。

于是他有了个初步的规划。

那就是在马铃薯身上做文章。

首先先种植马铃薯。

这种种植,有别于传统的种植方式。

据了解,上侯家种植的马铃薯,就是从外地购买种薯,然後切块。

农民找个适宜的时节,将切块的种薯均匀的洒在深耕後的地里,覆盖上泥土即可。

等到种薯发芽,农民按照自家的忙碌程度进行管理。

有些人家种的地多,根本顾不过来,便寻个阴雨天。

天上下毛毛细雨,农民穿着雨衣在地里天女散花式的撒肥料。

不过这有一个弊端。

就是土豆枝叶上的露水,接触到地面,等到太阳露头,它就会变成一株杂草。

虽然农民不知道原理是什麽,但他们一般都不会在下雨天或者有露水的时候去地里。

等到上面提到的杂草抽条,便会抢夺马铃薯的生存资源。

于是,农民就会寻个艳阳天,背上一壶除草的农药,喷洒在土豆苗的四周。

农民和土豆主打一个我随意,你也自便。

可就是这样敷衍,侯家庄的马铃薯收成还是不错。

由于侯家庄大部分土地都是沙瓤土,很适合马铃薯生长。

但因为这边常年干旱,马铃薯的长势不是很好。

不过侯家庄産的马铃薯口感却是这一路最好的。

总体来说,还是优点大于弊端的。

况且每到马铃薯收获的季节,侯家庄也会小赚一笔。

这笔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外地的商贩会雇车来收这边的马铃薯;一方面当作食材,另一方面当作薯种。

侯家庄一带的马铃薯,大致分为两种。

表皮光滑的脆丶甜,适合炒菜;表皮粗糙起皮的,蒸炖为佳。

不同的马铃薯,在市场上有不同的接受人群。

第二个方面,本地会有人把现收获的马铃薯清洗干净,用马铃薯粉碎机洗出马铃薯汁。

残渣卖给养猪的人当作饲料;汁水收集起来。

沉淀後倒出上清液;沉淀物经多次清水置换,残留的白色物体,类似于非牛顿流体的东西,便是湿的马铃薯粉。

将马铃薯粉在日光下晾晒完全,便是勾芡的主要原料。

第三个方面,取干燥完全的马铃薯粉,经机器加工成粉条,便是家家户户猪肉炖粉条丶火锅丶麻辣烫里面的食材。

经侯家庄的土豆加工成的粉条,爽口弹牙,明亮劲道;是逢年过节馈赠亲友之佳品。

当然,这里也闹出过笑话。

侯家庄外嫁女带到婆家的粉条,婆婆烹制出来的东西咬不断。

当时婆婆疑心是加了胶。

後来,婆婆见儿媳的料理方式,方才明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