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马路边。
李赛花和张保国一起,等待着菜贩子出价格。
一般陌生的菜贩子初次收菜,都会把价格出高一毛或者五分,用来抢客源。
况且这时候,地里産的头茬菜,质量也好。
这时候,坐收渔翁之利的人,便是菜农。
价高者得,是明眼人都知道的道理。
“一块一,一斤。今天装我车,末了我扫尾。”
扫尾的意思是,等到花菜成熟末期,地里的一些残留菜,菜贩子会拉走。
当然,现在据花菜末期,还有大半个月。
守信誉的成年人廖廖。
谁也说不准菜贩子的话是真是假。
“一块二一斤。”
本地常年收菜的胡军丞,故意往上擡了下价格。
他是这边人。
李家村的大部分他都认识。
同样的,李家村大部分人对他家的祖坟也熟悉。
是以,轻轻松松就有一大批人拉着菜涌向他的车。
新菜一般産的少,今天的这些看样子也不多。
王逸飞有些着急。
“你不能这样给价格,擡上去你赚不了本,我也赚不到钱。
做人不能这样子。”
奈何胡军丞已经开始装车,王逸飞只能冷眼在旁边看着。
已经一脚油门踩到这里了,再一脚油门去别的地方。
收不收到菜另说,这个成本就大了。
王逸飞决定捡漏。
“姐,他的车装不下了,来我的车吧!我比人家便宜一毛钱,但我给你的地扫尾,包的。”
见陆续有人往胡军丞的车旁,用农机拉着新下市的花菜,王逸飞坐不住。
他拦住一对夫妻,神情诚恳。
这对夫妻,正是李赛花夫妇。
李赛花原本也不想给胡军丞装车,毕竟这个人不知根不知底。
若某一天说不来就不来,那麽她短时间内去哪寻这个人。
她的菜怎麽办。
李赛花正打算说些什麽话拒绝的时候,人群里突然传来一声惊呼。
“谁家的娃娃掉泉里了!”
秋季雨水丰沛。
李家村的泉几天前正蓄满了水。
听闻这一声,转头寻自己娃的李赛花慌了。
“唉呦!”
见泉里扑腾的孩子,村里人都乱了阵脚。
这边干旱,很多人不识水性。
有些人反应过来,只能扒下路旁车後的备用轮胎丢下去。
“孩子,抓住它!”
奈何误入水中的李泽珑一顿乱挣扎之後,已经渐渐有了下沉的趋势。
泉下面就是淤泥,李赛花已经吓傻了。
张保国做势要下去,村里人抓紧把路边的绳子挽在一起,打算绑在他的腰间。
“保国,你下去把娃抱上,我们把你拉起来。”
李国富的声音带了些慌乱,却也还算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