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次师兄说,她的论文内容翔实。
施芷韫闭了闭眼,想死的心都有了。
“你这个文章最大的问题就是……”
汪知行鼠标箭头在页面上上下滑动,缓慢开口。
施芷韫在一旁提心吊胆。
隔壁办公室。
殷寒潮看着手里的策划书,眼里闪过一抹笑意。
他和江瑶,很快又要见面。
“在吗?我们学院打算找几块实验田,用来打造抗寒抗旱百合基地。你有兴趣吗?”
江瑶看着手机屏幕里的聊天框,不禁动了心思。
阳山屲朝阳,一年四季暖洋洋。
对着阳山屲的山,名叫嘴子山。
嘴子山的地,沿着等高线开辟。
故名叫弯弯地。
山北水南为之阴。
阴面并不是晒不到太阳,只是相较于阳面晒得太阳少一些。
弯弯地一年四季晒太阳的时间与阳山屲有些差别;可这,也有个好处。
那就是土壤微微湿润。
倒是个种百合的好地方。
况且百合种植以年为单位,三年一收获。
对于按年讨生活的农民来说,是个周期长的大工程。
所以一般人家都三块地轮作,保证每年有进项。
别家不清楚,可当时包産到户的时候,江家三兄弟正好有三块地在那里。
这不巧了嘛!
“我这边有几块地倒合适,你要不要来看看。”
“好。”
合上手机,江瑶兴冲冲去找老爸。
真好,又有事可干了。
“种百合?”
江建国一听,沉默半晌。
一般种植百合,3丶4月份或者10丶11月份较适宜。
可惜现在将近一月初,错过了。
况且百合不需要大面积灌溉;人工喷灌即可,一年一到两次,还算省事。
不过近些年百合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江建国之所以这麽清楚,是因为前些年他打零工,去别的地方给农户主种过。
现在有些地方。
一部分村里人去外面工作,在外面买了房,家里的土地顾不上,只好荒废;另一部分人纯属去地里的路线不好,外加代步车上去不了,便舍弃了一些离家较远的地。
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了一个新的赚钱路子。
那就是隔壁县的人把成片的荒地承包。
他们出钱修路,随後雇上临近村里的农户;在农忙时候,播种或者采收百合丶药材。
与外地人一同来的,便是他们提前找好的菜贩子。
菜贩子给个地头价,外地人赚了钱。
菜贩子送到冷库,也赚了钱。
而村里的农户挣了笔辛苦费。
江建国皱着眉头想了想。
既然别人能赚这个钱,他为什麽不可以。
既然可以,那就干!
“瘪的豆子吗?我找找。”
侯菊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