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猜测,那几个定是棚里早熟的极个别,一般大家种的都这样。
估计再过三两天,他们家的西红柿便会大批量收货。
不料下午,李家村村民就被马路上出现的大卡车吓了一跳。
红色的大卡车车身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打开车门,叠起来的蓝色蔬果篮被人取下。
大棚内。
采摘机器人有条不紊的采摘着成熟度达标的西红柿,放进随身携带的框内。
卡车司机在驾驶室,等着蔬果篮上车。
“瑶瑶,这县里的蔬菜供应商,你哪里来的渠道?”
村长李国富抽空,走到江瑶身边。
江瑶正笑意吟吟看着眼前丰收的一幕。
擡头。
“国富叔,县政府前不久推出的助农网。
在里面下单,输入地址和种类即可。
县里会安排菜库工作人员上门取货。”
说完,江瑶看了眼前面。
“等等,这几筐留下来吧!”
眼见第一茬西红柿还有几箱上车,江瑶出声。
江建国一时间还有些纳闷。
“这些留下来做什麽?”
“爸,给农业大学的朋友!”
“奥,忘了忘了,要不我去车上再搬一些?”
“不用了,这些就够了。”
江瑶拿出手机,听见国富叔在旁边叨叨。
“哎呦,这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季节,我们的西红柿连价格都不知道,就给人家装上车了!唉!”
“在我家下川里的地头。叔,你直接来取吧!”
打完电话的江瑶,将手机握在手里。
“叔,给你留个底,我们的西红柿2块钱一斤!”
“2块钱一斤,地头价?!”
“嗯呐,地头价!”
“妈呀!”
种了半辈子西红柿的李国富,拍了拍大腿。
这个价格,做梦都不敢想啊。
这有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哈。
“什麽?2块钱一斤?我不同意!”
前一天,农业局李斌的办公室。
市场局负责人张宇看着手上的方案,提出了异议。
“我们从外省份调来的西红柿,市场价普遍在2。8块钱左右波动。
怎麽收购本地西红柿要2块钱?
起码1块钱左右才合理!”
李斌看了眼沈忱,沈忱会意。
“你的意思是菜农赚一半的钱,菜贩子赚一半的钱,是吗?”
张宇呛声。
“那可不!”
李斌喝了口水,沈忱又道。
“李家村这一带,反季节蔬菜是一片空白。
正好有人填补了。
若借此契机,菜农腰包鼓鼓,明後年的盛景,不言而喻。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