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招娣站在齐腰高的砖墙边,对着一旁的李红军说。
李红军正卷着烟,打眼一瞧。
“招娣,就按你说的来。”
自那天想要扩建农家乐,江红军便把算盘打在了荒废多年的隔壁家。
隔壁曾是李家村一对老夫妻的家。
那家老夫妻无儿无女。
晚年基本上靠李家村的衆人帮衬。
今日你送一碗饭,明日我端一碟馍。
前几天你洗了衣服,过几天我去把缸里的水挑满。
两位老人相继离世後,村里出面为他们办了葬礼。
故这座院子,现在归村里所有。
前几天江红军向村里提出,这个地方他目前需要,打算租下来扩建农家乐。
租金的话村里没具体说,大概就是以後村里需要出面办红白喜事时,江红军家须承办酒席这一部分。
江红军想了想。
反正都是做饭,多做和少做没什麽区别,便一口答应。
不料後来忙的脚不沾地的江红军,後悔不叠。
只是这里先按下,暂且不表。
是以,侯菊兰家的隔壁,寂静多年的院落,又一次开始了喧闹。
老人家的院子是个大的正方形。
朝南方向是三间房。
厨房丶主卧和客卧挨着。
对面便是几个储藏间。
其它部分,划分为一个个小的花园。
老太太身前爱种花。
至于今天,她院里一代一代的向日葵,正开的热烈。
另一块花园里还有株凋谢的牡丹。
等到花开,那颜色艳的逼人眼。
中间便是个大大的土院子。
江红军和村委商量,老人家院里的整体布局不变,只是会稍作一些改动。
四个角都有绿植,绿植旁便搭建遮风避雨的木头小亭子。
中间的土院子用砖块隔出2*4的小隔间。
小隔间搭上顶棚,建起承重梁。
这样,比露天要好一些。
房子内的主体构造不变。
只需把墙一粉刷,摆上桌子和绿植即可。
如此一来,以後夏天来人再多也不怕。
说干就干,江红军找到村里有瓦工基础的李招娣,当先锋。
“叔,实话跟你讲。我这次来家就是上家客户嫌弃我是个女的,又嫌弃我爸死在了给人盖房的途中,嫌我晦气。”
听闻江红军的需求,李招娣原本想一口答应的。
但她想了想,眼里闪过一抹难色,还是说了出来。
“嘿!你这个姑娘小小年纪怎麽讲究多的很。”
听闻李招娣的想法,江红军不在意的摆摆手。
“村里人还说姑娘家们印的烧纸,阴界的老人家用不上。可目前我们家基本上都是瑶瑶和她弟弟在印。这麽多年还不是过来了?”
江红军睨了李招娣她一眼。
“你的手艺好着呢!小小年纪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不要别人说你不好你就觉得不好。你要把自己当回事呢!”
说到这里的江红军,喝了口李招娣泡来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