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不动心的白月光(穿书) > 幕後(第2页)

幕後(第2页)

“原来皎皎姑娘不知道姜王室。”

杂役清扫着落叶,听到皎皎的问题後,随口回答道:“数百年前,姜天子统一中原,分封各地诸侯,接受各地朝贡,威名享誉四海。名义上,各国都要尊姜王室为天下之主,每年进贡的。只是近百年来,燕丶越丶殷丶魏四国崛起,姜室式微,便大大不如以前。“

听到杂役这麽说,皎皎沉默:……还真挺式微的,式微到原书作者都没认真提过几句。

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殷鞅最後入主中原,书里好像提过姜天子自主让位了?都没怎麽挣扎。

灵鹿在一旁看着皎皎笑:“你怎麽这个都不知道啊?你们燕地的人不说这个吗?”

皎皎道:“我以前在的地方只是燕地一个普通的郡城,不是王都,我们那里的人不谈这些。”

她看着灵鹿:“我才要问你们呢,你们怎麽知道这麽多?”

燕地重礼仪尊卑,百姓甚至不敢多谈国君,更遑论是姜王室,皎皎当然不知道这些。

即便是二公子在教她读书的时候,都不会多提起别的国家。

听到皎皎的问话,灵鹿沉思:“好像是上任国君在位时兴起的,大家都爱在茶馆酒肆说这些……”

她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声:“不过我们听得最多的还是越人如何强大,如何威震多国,连姜王室都要退避三舍……”

皎皎明白过来:感情是夸自己的时候,顺便给大家科普下前情提要。

她没忍住笑。的确是越人会做的事情。

“你刚刚说到哪里了?继续说下去。”

灵鹿催杂役:“姜王室派人来说什麽了?”

杂役把落叶扫到篓里。

毕竟是说国君的事情,不好太张扬。他离皎皎和灵鹿近了些,压低声音道:“先说好,两位姑娘听了别往心里去,更别大声嚷嚷。我这都是从街边巷口听人说来的,当不得真。”

灵鹿挥挥手:“哎呀哎呀,你每次都要来这麽一句,我们不是傻子,当然不会到处嚷。”

她继续催促:“快说快说,急死我了。”

杂役这才说:“姜王室派人来说,越国礼崩乐坏,百姓流离失所,忠臣身首异处,都是因为国君不仁不义——”

皎皎倒吸口冷气。

姜王室这话明摆着是要将越彰的脸往地上踩,就差直接说出让他赶快下位的话了。

可是,既然姜王室式微,之前几年越彰荒唐行事都没敢说什麽,现在怎麽会突然说出这麽激烈的话呢?原书中越鲥能上位,又会不会和姜王室的这番话有关系?

皎皎想不明白。

杂役最後悄声同灵鹿和皎皎说:“其实姜王室来人,国君当然不会怕什麽,可是这一回……”

顿了顿,他道:“许多人都瞧见,姜王室遣来的人身後跟着的两位使臣,穿的分别是燕地和魏地的官服。”

……燕地和魏地?

皎皎恍惚着回到屋里。

她坐在窗边,怔怔然捧着脸出神许久,总算想明白一些。

姜王室一向不插手各国的事宜,这回为何插手了,话语还如此强硬?

因为有燕国和魏国在身後。

而燕国和魏国为何会借姜王室的手来插手越国的事情?

其实细细一想就能明白,殷地要真的一口吞下越地,下一个该头疼殷人的就是魏人和燕人了。

直接派兵支援越地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会直接和殷人对上,以这种手段扶持越国就要好上许多,如果新扶上的国君能有本事从殷人身上咬下几口肉来,那这两地的人更是要拍手叫绝。

如果没有原书中的越鲥的突然发疯,那麽这个阳谋无疑是相当成功的。

再细想下去,其实从大半年前,长颍城内关于流民惨淡和国君荒唐的消息就传得异常迅捷,今日杂役说起的姜王室的话显然也是不该传到外面的。

显而易见,是有人希望长颍城内的百姓们知道这些。

冥冥之中,像是有人正在把棋子一颗一颗地摆放到棋盘上。

一切都有迹可循。

皎皎不期然想起当年以雷霆手段处理了祈水郡流民问题的二公子。他当年尚未及冠,便已经足智多谋,几年过去,在雍阳城历练过後,想必成长得更加了得。

她笑着笑着叹了口气:怪不得殷鞅身为男主,都对二公子如此忌惮。能成为燕地百年来最年轻的国相,他凭的当然不仅仅是家世。

style="display:block;text-alig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