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屏幕左下方跳出一个弹窗,上面写着“请休息一会儿吧”。
陈簇正欲拿起遥控器关掉电视机,系统的声音却在这时响起。
「叮,登场人物崔书惟已死亡」
“啪”地一声,遥控器掉在地上,沙发上的陈簇不见踪影。
画面一转,陈簇出现在镜空间。
她环顾四周,除了不断流转变换的星河和一面孤零零的镜子,再无其他事物。
镜子里的陈簇还未从刚刚发生的一切醒过神来,连忙呼叫系统。
“系统,这到底是怎麽回事?”
「这里是“镜空间”,你来到这是因为登场人物崔书惟的死亡」
陈簇满脸错愕:“男配死了,我就要被流放到这儿?”
「系统会在剧情关键点为玩家自动存档,当剧情主要人物死亡时,玩家将返回到之前的剧情存档点」
陈簇皱眉思索,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小说世界中的行为并非全无後果,每一个选择都可能牵动着故事的脉络,甚至影响到其他角色的命运。
“那男配为什麽会死?小说里他活得好好的呀。”
「请玩家自行寻找原因,稍作休息後,你将被抹除第一轮的记忆,重新回到雨夜公交车场景。」
陈簇无语:“抹除记忆?那我要是再次选择更换场景,岂不是又要读档重来。”
系统的机械音变得有些意味深长。
「不会的,被抹除的记忆将在玩家心上留下痕迹。虽然你不记得曾经发生的事情,但这些痕迹会为你带来趋利避害的本能」
*
接下来,陈簇又被丝线牵引着,继续看了剩下的三面镜子。
进入第二轮剧情的陈簇果然如系统所说,在系统提出“是否更换场景”的问题时,下意识选择了“不更换”。
她与崔书惟的相遇带着距离和寒意,陈簇在他周身那难以亲近的气息中犹豫,却又被心底的直觉推动,近乎矛盾地尾随其後。
没过多久,就被崔书惟发现,于是第二轮的陈簇达成了“跟踪狂”成就。
这个时候的崔书惟跟塞北的凛冬似的,别人朝他哈口气都能被冻成冰雕,更别提上手触碰了。
接着是第三轮,陈簇大胆上前,直率表明自己的校友身份,却误打误撞陷入小说的既定框架,重蹈女配的覆辙,被衆人误解为对崔书惟死缠烂打,被当成舔狗丶妄图上位的心机女,甚至是遭遇校园里不堪的冷眼与边缘。
这一轮,陈簇经历了从沸点降至冰点的全过程,开始学会怎样在一群阶级严明的利己主义者中存活下来。
到了第四轮,陈簇再次站在雨夜的公交站台,选择靠近崔书惟,但这次多了份深思熟虑。
她仿佛是经过前几轮的洗礼,成长了许多。即使记忆被抹除,却仍有某种痕迹,让她本能地去保留丶去拿捏距离。
她利用崔书惟的身份,保护自己免于纷扰,也悄然在对方心上,埋下一颗名为心动的种子。
现在,是第五轮。
*
看完前面四轮的故事,陈簇终于明白自己对崔书惟那泛滥成灾的同情心从何而来。
看似偶然的温柔与关怀,并非无缘无故。
至于崔书惟,他的反应似乎也不完全遵循常规。
通常,人们对于初相识的个体往往保持着一定的心理防线,但崔书惟却对自己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信任与依赖,现在看来,大概也是前四轮内心情感逐渐累积的体现?
陈簇是一个很注重界限的人,但到目前为止,她和崔书惟的肢体接触已经有了牵手丶拥抱,在俩人还不是男女朋友关系的情况下。
她也曾産生困惑,进行反思,在非恋爱关系中,她和崔书惟这样的亲密行为会不会显得太过暧昧?
朋友与暧昧之间的界限微妙而重要,陈簇并不希望自己无意间跨越了这条线,给彼此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但是如果崔书惟想要拥抱她,不管大脑是否还在考虑过不过线的问题,身体已经先一步给出了反应,默许着对方的靠近。
原来真相竟是这样。
凝视着面前半透明的第五面镜子,陈簇心中涌现出的不是期待,而是深深的无力与迷茫。她仿佛变成了系统操纵下的手提木偶,每一次轮回都让她感觉到自我意识的消融与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