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琳劝道,“咱们今天找对地方,就已经达到目的了,过段时间再来,看看他回来没有。”
夏时歌点点头,感激道,“谢谢你们陪我过来!”
许萱摆摆手,“嗨,不用客气,就当是来旅游了。”
夏时歌咬唇,还是有些不愿意就此放弃,“你们再等我一会儿,我写点东西留给他。”
叶琳和许萱没有反对,尽管心里觉得可能会是徒劳,但只要夏时歌坚持,那就还是让她去做吧。
“谢龙宇:我终于找到你家,邻居说你陪妈妈看病去了,没关系,等你回来,看到这张字条,能不能和我联系一下?什麽都不用说,让我知道你好好的就行了。夏时歌。”
字条也不可能写太多内容,就这样吧,她想。
过完春节,叶琳在她妈妈任教的中学当上实习老师,也在等考研成绩,许萱开始在医院实习,只有夏时歌,她没什麽心情找实习单位,每隔几天就会来新农这边,看看是否有人回来。
谢龙宇一直没有回来,也许她妈妈的病,真的很棘手吧?她告诉自己,写给谢龙宇的字条越积越多,从窗户外面看进去,堆起来像一座小山。
到3月下旬,考研笔试成绩出来,她和叶琳都很不错,轻松上线,然後接到通知,要回学校准备复试和毕业论文。
这是回长沙前最後一次来,看着空空荡荡布满灰尘的房间,忽然觉得很委屈很心酸,她终于忍不住,蹲下来嚎啕大哭。
2010年4月,武汉。
夏时歌推着行李箱走出天河机场到达厅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晚,气温回升,身上的厚外套穿不住,脱下来拿在手上,她顺着人流坐上出租车,才终于松口气。
在贵州兴义呆了大半年,回到自己定居的城市,居然有点紧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她暗暗鄙视自己。
夏时歌硕士毕业後回到武汉找工作,最终被中铁集团第四勘察设计院录取,简称“铁四院”,分配在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所,与所学专业十分对口,因为缺人缺的厉害,刚入职不久就被派往贵州兴义,值守施工现场技术指导。她所在项目组负责修建的是贵州至昆明的高速铁路的其中一段,贵州多为喀斯特地貌,多山多雨,冬天湿冷湿冷的,非常难熬,好在她心态端正,只当是一场特别的人生体验,并不觉得多麽痛苦。单位每年都有这样的外派驻场工作,总得有人愿意去吧,不然,任务怎麽能完成呢?
听说所里新招了个男生,这才将她换回去,要开始跟着师傅学技术了。
窗外的霓虹灯渐次亮起,五光十色,缤纷美丽,回想起贵州山区里静谧安稳的夜晚,竟然有些舍不得。
所里另外批准几天假给她,让她稍微休息休息再来上班。不过,第二天早上她还是准时出现在单位,主要是还得先向分管领导汇报一下施工现场的进展情况,顺便将报销的单据和流程给签了,才好放心的休息两天,不然这麽多东西捏在自己手里,万一弄丢就麻烦大了。
等真正做完这些,差不多就到中午饭点,在食堂吃过午饭後,她跟部门同事打个招呼先行离开。
事先就和许萱叶琳约好,今天下午要一起去看望鲁老师。
自从上次同学聚会,知道鲁老师被调走的来龙去脉後,她内心就更加觉得愧疚,这次刚好回来有休假,就想着一定去看望一下。
乘坐出租车到达武汉二中门口的时候,时间还早,许萱叶琳都还堵在路上。武汉二中近几年教学水平突飞猛进,升学率稳稳居于全省第二,同时,硬件质量也提升很快,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校园面积,兴建教学楼丶实验楼丶图书馆丶标准操场丶体育馆等等,看着比原来气派不少。
夏时歌在门口左等右等,那两个磨叽鬼还是迟迟未到,眼看着都快要变天了,她实在不想再傻站着,于是发短信和她们说了一声,自己先进去。
在门口保安室出示身份证登记後,按照保安指引的方向,来到语文教研室。
办公室敞开着,夏时歌站在门外,凝视坐在窗边的鲁老师,一时间竟然忘记擡手敲门。
距离那年鲁老师第一次给高一四班上语文课,时间过去了整整十一年,这十一年里,她心中始终有遗憾,如果他能一直教她到高三毕业,该多好啊!如果他能送她进入高考考场,那又该有多好!
在窗外夕阳的照耀下,鲁老师整个人被镀上一层金色光芒,他的侧脸还是那样棱角分明,高鼻深目,似乎什麽都没有变,好像还是高一那年帮她修改演讲稿,笑话她字写得不好看的样子,又好像什麽都变了,他的鬓角长出花白的头发,眼角也增添些许皱纹,而眼神却变得更加宽厚豁达,似乎看尽世间沧海桑田。
夏时歌就这样在门口站了许久,直到泪意染红眼眶,她才後知後觉的回过神来。
听到敲门声,鲁平云擡头看去,只见一个很漂亮的姑娘站在门口,朝气蓬勃,明媚动人,一瞬间,仿佛有无数鲜花和蝴蝶在她周身翩翩起舞。是夏时歌!
她缓缓走进来,站在他眼前,而他看着她越来越近,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当年那个莽撞倔强又活泼有趣的小丫头,终于长成大姑娘了,气质变得沉稳内敛,她瘦了好多,显得十分高挑,穿着剪裁合身的卡其色小风衣,里面是白色真丝衬衣,窄版牛仔裤和白色平底鞋,扎着丸子头,脸上脂粉未施,干净通透,眼神虽然透着一丝疲惫,却仍然清澈见底,明眸善睐,笑起来整个人都在散发着光芒,甚至有些耀眼夺目。
她冲着鲁老师招招手,“鲁老师,我来看您啦!”见老师没什麽反应的样子,又有点疑惑,眼睛睁得大大的,随即倾身再靠近一点,“鲁老师,您还记得我的吧?说好的我是您的得意弟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