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驰高兴起来,“好的好的,都听你的。”又转头招呼道,“时歌,走快一点。”
夏时歌跟在他俩後面不紧不慢的,心里有些想笑。
今天是中南大学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新生报到第一天,夏文耀和李依驰关了店里的生意也要来送她,毕竟姑娘家第一次出远门读书,作家长的哪里会放心得下,又是不舍又是担心。
虽然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夏时歌还是勉强考上位于湖南长沙的双一流大学——中南大学,只是被调剂到了非常生僻冷门的专业——铁道工程。
不过,她考上重点大学这件事,在爸妈的亲戚朋友中间还是很快传为美谈。
“老夏啊,你可熬出头了,姑娘这麽有出息,以後等着享福吧。”同在汉正街做生意的街坊邻居无比羡慕。
“你看看时歌姐姐,再看看你,好好找一找差距!”小姨小声教训儿子,顺手拿遥控器关掉电视机,惹得表弟直翻白眼。
夏时歌居然有一天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出站後,眼尖的夏文耀脚下生风,很快就找到了站前广场上的中南大学新生报到处,几个学生模样的男孩子在遮阳棚下喝水聊天,看到一家三口,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查看录取通知书丶登记家长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随即被一个长相颇为秀气的男生领到广场另一头的停车场里,校车正开着空调敞着前门等在那儿,夏文耀客气的道谢,带着李依驰和夏时歌上了车,车里已经有不少新生和家长,大家一团和气的互相聊天。
校车啓动,拐个弯行驶在五一大道上。宽阔的街道,一幢幢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热闹。
这里和武汉也差不多嘛,她想,既来之则安之。头靠在车窗上,不自觉的,再次陷入回忆。
那时,刚得知高考分数,爸爸妈妈着急的不行,579,比预估的低了近二十分,将原本的节奏全部打乱,该怎麽填报志愿实在犯难,一片愁云惨淡,最後,决定向班主任胡老师求助。
胡老师带过的毕业班无数,经验丰富,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爸妈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胡老师沉吟许久,才谨慎开口,且并没有避讳夏时歌,“夏时歌同学的高考成绩虽然比三模低了将近二十分,但还算是在预期的范围内,所以,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没有考好,更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夏文耀连连点头,“您说的很对,我们对她还是很满意的。”
胡老师接着说,“夏时歌是个好孩子,能坐得住,心无旁骛,脑子也聪明灵光,以我的经验来看,将来必然是个好苗子。”
李依驰笑着说,“这个。。。填报志愿的事。。。”
胡老师接过话头,“湖北省有两所双一流大学,武大和华科,夏时歌的分数嘛,是希望不大的了,但读个普普通通的一类本科,比如师大丶农大之类的,又很是有点亏。”
夏文耀和李依驰深以为然。
“您二位对夏时歌的未来是怎麽规划的?读个本科出来找个稳定的工作,还是以後读硕士读博士?”胡老师问。
夏文耀和李依驰在汉正街做生意有十几年,手里攒了些钱,房子也买了两套,并不着急让孩子赶紧工作,自然是学历能读的越高越好。
他们从来不放纵夏时歌,尤其在钱方面,只是因为赚的都是辛苦钱,节约惯了。
夏文耀稳稳神,谨慎答道,“那当然是想她能读硕士博士的。”
胡老师颔首,家长明白事理就好沟通多了,“想要深造的话,还是尽量选择双一流大学,毕竟教育和科研资源占据绝对优势。据我了解,有很多外省的双一流大学,因为在湖北的名气不大,录取分数线其实并不是很高,您二位可以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夏文耀和李依驰瞬间醍醐灌顶,连连向胡老师道谢。
他俩商量了一整晚,第二天又和隔壁家小姑姑详谈很久,心里大致有谱後,才和夏时歌聊起这个话题。
夏时歌此刻心里全是高考失利的沮丧和失望,根本没有用心在填报志愿这件事上,有点听天由命的意思。
她在一模考试後就和谢龙宇彻底失去联系,家里电话一直没人接,宿舍同学说他已不住这里,均不清楚他的去向,她拜托许萱好不容易打听到他家的住址,却被邻居告知,全家都搬走了。
这个人突然从她的生活里完全消失,干干净净,就好像她做了三年的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