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广播站楼梯拐角的卫生间里,两个穿着高一校服的学妹在讲八卦。
“你看到了吗?谢学长怎麽对那个播音的学姐那麽好。”
“就是啊,端茶送水,还买书送她,难道谢学长喜欢她?”。
“不就是普通话说的好一点麽,长得普普通通,穿的土里土气的,谢学长怎麽会喜欢那样的?”
“谢学长那麽帅那麽优秀,气质也很好,不应该啊。”
。。。
她们还说了些什麽,路过的杨殊玥听不太清,也不想再听。
她和郝思嘉一人写好一篇新闻稿,本该两个人一起送过来的,但同学喊郝思嘉去给蒋毅他们男子100米跑加油助威,于是,她顺水推舟,独自一人拿着稿件到广播站来。
她就是想来看看。
如果没有夏时歌,那麽,站在升旗台旁进行国旗下讲话的,校庆演讲比赛得到第一名的,坐在这里和谢龙宇一起工作的,应该,都会是自己吧。
是什麽时候注意到谢龙宇的呢?记不清了,也许是初二时共用操场上体育课,她看到他打篮球舒展身姿跃得高高的,在阳光下特别耀眼,也许是初三那年,已经上高一的他回来看望老师,在教研室窗外,她看到他谦逊又亲切的笑脸,也许是高一刚进校时在小花园遇到,他礼貌却疏离的和她打招呼。
初中三年加高中一年,太多太多的交集,她想不注意他都难。
她当然知道自己的优势,长得漂亮,优雅知性,家世背景也很好,扪心自问还是能与他匹配的。
可是,他却似乎只当她是个普通的学妹而已,从未过多关注。
後来,他就与夏时歌走的越来越近,令她有些猝不及防。
学校里八卦绯闻飞速传播,于是听说了很多关于谢龙宇和夏时歌的事情。比如,他们最经常碰面的地方就是学校阅览室,并且,谢龙宇不希望其他人靠的太近,所以实际上没人真正知道他们两个在阅览室里都做些什麽,比如,为了不露痕迹的满足夏时歌想要随时随地听磁带的愿望,谢龙宇跑遍大智路各大电子商城,煞费苦心的选择价格最便宜的爱华随身听来送给她,生怕会吓到她,比如,为了哄夏时歌高兴,谢龙宇可以不顾一切的丢下手头所有事情,专门带她去武汉广场看电影,吃肯德基,比如,谢龙宇特意在食客不太密集的上海家常菜馆订下包间给夏时歌过生日,还提前买好香格里拉酒店的蛋糕,拜托服务员帮忙送来。
如此种种,她知道的越多,就越压抑不住内心的嫉妒和愤怒。
她夏时歌有什麽好的?长得一般,不懂打扮,家里还穷。像野草一样任人践踏宰割的人,她凭什麽?
走进广播站环顾一周,夏时歌坐在工作台前,低头正在专心看书,周围散落着已经读过的稿纸,此刻话筒正处在关闭状态,其他人也都在忙碌,而夏时歌却丝毫不为所动,似乎完全沉浸在书籍给予她的世界里。
谢龙宇在另一头和几位学生会干部开会谈布置工作,他的目光十分坚毅,声音略低沉,并没有过多的话语或肢体动作,却有种使人信服的力量。
两个人隔着两张会议桌的距离,彼此也没有相互对望过一眼,更没有说过一句话哪怕一个字,只是各自独立的做着该做的事情。可是在杨殊玥看来,他们之间有种无需赘言的默契和难以形容的张力,让其他人无法靠近一点点,更别提打破这种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羁绊和牵挂。
杨殊玥被眼前这一幕狠狠的刺痛了。她停住脚步凝视夏时歌好一会儿,不明白自己为什麽会输给这样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丶什麽都不如她的女孩子。
另一个广播员是挺和气的高一新生,男孩注意到站在门口附近的杨殊玥,起身招呼道,“学姐请进,有什麽事吗?”
杨殊玥回过神来,终于鼓起勇气,慢慢向夏时歌走过去,每一步都像是走在长满荆棘丛林的荒野小路上,脚掌的刺痛传到内心,令她浑身都痉挛起来,双手不自觉的将稿纸捏的紧紧的,关节咯咯作响。
她好不容易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微微放松双手,将稿纸递过去,“高二四班的宣传稿,麻烦你了。”勉强挤出微笑,只为不想让任何人看出她的失态,看出她面对失败时的狰狞。
夏时歌仍然集中全部注意力在书上,没察觉杨殊玥到来,一副不受打扰的老僧入定的模样,男孩只好代她接过稿纸,坐下来仔细核对一遍,随後便准备伸手打开话筒。
大家各忙各的,杨殊玥再继续待在这里似乎也有些多馀,她最後看一眼谢龙宇,他却忙着讨论工作并没看到她,只好转身离开。
重新回到看台,她透过广播站的落地玻璃看到,夏时歌播完一则检录通知,刚伸手关掉话筒,谢龙宇就走过来摸摸她的头顶,仿佛她是他很宠爱的小孩子,夏时歌擡头,两个人似乎还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