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七零年代搞钱女孩[穿书] > 药材好药才好(第1页)

药材好药才好(第1页)

药材好,药才好

沈天城订婚宴的後一天,陈桢桦与周初琢乘坐的火车到达本源县,沈家父母为表重视同两个孩子去火车站接的人。

沈父是老实农民,不怎麽会说话,抢着接过亲家的行李,倒是沈母谭翠梅与陈桢桦聊得投机,两人算半个同行,说得最多的是传统中医与道医的区别。

行李都没来得及放,直奔三花药厂,沈天城与沈天南忙活地全程陪同讲解,一路讲一路夸,小妹丶淮樾压根插不上嘴。

从头震惊到尾的陈桢桦与周初琢,十万个没想到,两孩子折腾出来的药厂,竟这麽的“好”。

厂房好丶设备好丶管理好丶员工好,尤其参观完药厂的实验室,她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是:知培肯定喜欢。

连一向温和谦逊的周父,也忍不住夸赞:“这事业做的好啊,做的好。旗鼓相当丶天作之合。”

当晚,周淮樾从沈父手里接过两千块红包,算正式认下这位女婿,双方父母都认可这门婚事;餐桌上气氛融洽,陈桢桦对两孩子挖药材的事,特别感兴趣,结果越聊越开心,饭後直接跟回河东村,非要住在儿子的知青院子。

这一举动震惊了整个村子,自从村民见识过周淮樾的真本事,知道他医学世家的身份,周知青是全村财神爷的存在。

财神爷父母大驾光临,河东村沸腾了。

先是听着信的村长,带领几个壮小夥擡了个大床来,为让他们睡得舒服,硬是现场拆掉周淮樾简易的单人床;赵大婶与沈山河抱着全套新被褥枕头,赶来铺好。

没多久知青院子挤满人,送什麽的都有,各种吃得喝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周淮樾下乡到河东村,干过的好事坏事从头到尾捋一边。

第二天,隔壁邻居送来热乎乎的早饭时,周初琢正在翻儿子画画的习作,从一张张练习中能看到周淮樾清晰的进步。

饭後,在沈柔娇与周淮樾的陪同下,周家父母又去看了村口的药材收购站,沈如山一兴奋一紧张,拿出刚收的大野山参,塞进陈桢桦手里;在那面挂满药材简介的墙前,周初琢站了很久,画是儿子画得,字是儿媳写得,小情侣真是一丁一卯契合地刚刚好。

陈桢桦想上山看看,腰不好的周初琢,被村长请去沈家写春联,知道周父字写得好,没想到写那麽好。这一写不要紧,一户两户三四户,全村的春联都出自周初琢之手。

内行看门道的陈桢桦,发现一路都是药材,站在半山腰,她眺望着满山努力生长的野生药材,牵起沈柔娇的手,激动万分,“你们做药丶做药材真是做对了,老乡们受益,地方政府受益,自己也受益。妈妈爸爸打心眼里为你们骄傲。”

必须承认,因为沈柔娇,他家周淮樾才会变得如此优秀,从全村父老乡亲掏心窝子的态度,看得出大家感谢两个孩子,感恩现在的好日子。

因为他们的到来,河东村大年初一摆起长桌宴,每家每户一个大编筐,各自准备十八道菜,从村口的老槐树,摆出去一百来米,鞭炮声霹雳巴拉地没停过,长席从中午吃到晚上。

年初二,由于陆青岚要去小院看周初琢,他们不得不回到县里,乡亲们跟着小轿车送出去老远,车影没了都还在挥手。

。。。。。。

跟着陆青岚一起来的,除顾景年丶顾母,还有“老头”。

顾县长一家过年也没回京城,顾母将自己的爸妈接到这边过年,孑然一身的陆青岚去顾家探望老人顺道混饭吃,聊到周淮樾时,才知老头与他是忘年交,一串一连,京城书画圈的两位大佬,一位是周淮樾的父亲,一位是周淮樾的狱友,那必须见一面。

这一面,在六年後的国外拍卖会上,震动了整个国内书画界:由陈洪昱丶周初琢丶周淮樾,三人共同创作于一九八一年的六幅大尺寸《云滇组图》,以五千五百万元的天价成交。

而,让本源县出圈的,响彻全国的那句“药材好,药才好”的推广语也是出自这次见面。

上过山,实地看过药材的陈桢桦感叹:“有好药材,不一定有好药;但好药,药材一定要好。”

概括出来便是:药材好,药才好。

顾景年当场拍板,药交会的主题就定这个。

。。。。。。

四月初,为期三天的章树药交会隆重开幕。

两万五千多方的药材交易市场,有1200多个单位参加,设有摊位2000馀个,展馆200多间,堪称医药行业的盛宴。

本源县的展馆,在衆多展馆中脱颖而出,最吸睛!

那时候,可没有色彩斑斓的喷绘丶展板丶易拉宝,宣传手段单一,基本都是横幅写上药厂的名字,印刷个传单就完事。

而本源县展馆入口处,两块古旧的牌匾,一左一右挂着:药材好,药才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