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在汴梁的街头巷尾,人们依旧在传颂着杨家兄弟的故事。哥哥俊秀丶弟弟俊朗,他们不仅长相出衆,更是智勇双全丶兄弟情深。他们的存在,成为了北宋京都汴梁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杨延平和杨延定,这两位转世後的杨家将,性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相得益彰,共同谱写着杨家将的传奇篇章。杨延平,转世後的他,依旧保持着前世杨勇那份温和与仁厚,但更多的是增添了几分沉稳与睿智。他的杏仁眼乌黑明亮,俊眼修眉,细眉之下,透露出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他坐镇中军,运筹帷幄,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他的性格内敛而不失果断,面对敌人时,总能冷静分析,制定出最完美的战术。他的枪法精巧稳健,每一招每一式都透露出他对武学的深厚造诣。然而,在这份沉稳与睿智的背後,他也隐藏着一份对家国的深深忧虑和对兄弟的深厚情感。
他总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杨延定,转世後的他,则完全褪去了前世杨广那份阴险与算计,变得坦荡而真诚。他的凤眼炯炯有神,剑眉星目,眉形略粗,透出一股英气逼人的气质。他冲锋陷阵,一往无前,仿佛无所畏惧。他的性格开朗而直率,面对困难时,总是勇往直前,从不退缩。他的枪法势大力沉,每一击都仿佛能撼动天地。
然而,在这份勇猛与无畏的背後,他也隐藏着一份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和对兄弟的无限信任。他总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杨家将的荣耀而战。杨延平和杨延定,这两位性格迥异的兄弟,却在杨家将的旗帜下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他们一文一武,一刚一柔,默契配合,共同守护着家国的安宁。在面对敌人时,他们总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让敌人闻风丧胆。
而在平时,他们则相互扶持,共同成长,成为了彼此最坚实的後盾。杨延平的沉稳与睿智,让杨延定在战场上更加勇猛无畏;而杨延定的坦荡与真诚,也让杨延平在运筹帷幄时更加坚定果断。
他们之间的性格对比,不仅让杨家将的传奇更加丰富多彩,也让人们看到了兄弟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和共同守护家国的坚定信念。
当前世的杨坚和独孤皇後有幸窥见自己两个儿子转世後今生的容颜和性格变化时,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欣慰。杨坚望着镜中的杨延平和杨延定,眼中闪烁着骄傲与赞叹:“看这两个孩子,人中龙凤啊!延平俊俏昳丽,延定英俊潇洒,真是超越了前世的容颜。”他细细打量着,发现长子的眼型依旧如前世那般杏仁般乌黑明亮,只是眉形略微变化,更添了几分沉稳与内敛;而次子那曾经的三白眼如今已变成了坦荡真诚的凤眼,青眼仁更多,透着一股子清澈与坦荡。独孤皇後在一旁也是泪光闪烁,她轻轻拉着杨坚的手,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是啊,陛下,看他们如今这般默契配合,一文一武,一刚一柔,真是让人欣慰。
延平坐镇中军,运筹帷幄,那份沉稳与睿智,仿佛能看到他前世的影子,却又更加成熟稳重;延定冲锋陷阵,一往无前,那份勇猛与无畏,正是我们杨家将的风骨。”杨坚点了点头,脸上满是感慨:“是啊,皇後,看他们如今这般模样,真是让人想起了前世的我们。那时候,我们为了皇权,为了家族,付出了太多太多。
如今看到他们兄弟和睦,共同守护家国,真是觉得一切都值了。”独孤皇後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是啊,陛下,看他们如今这般模样,真是觉得前世的一切恩怨都随风而去了。如今他们继承了我们的血脉,却又超越了前世的我们,成为了更加优秀的杨家将。”
当杨坚和独孤皇後得知了兄弟俩在双龙会上的精彩表现时,他们的脸上更是露出了无比骄傲的笑容。杨坚拍着桌子笑道:“哈哈,真是虎父无犬子!延平和延定在双龙会上大放异彩,真是让我们杨家将的名声响彻天下!”
独孤皇後也是满脸笑意,她轻轻抚摸着镜中的影像,仿佛能感受到孩子们的气息:“是啊,陛下,看他们如今这般英勇无畏,真是觉得一切都值了。延平细枪精巧,枪术稳健精妙;延定重枪势大力沉,狠辣与勇猛并存。他们真是我们杨家的骄傲!”而当得知他们的五个孩子(杨勇丶杨广丶杨俊丶杨秀丶杨谅转世後分别对应杨延平丶杨延定丶杨延安丶杨延辉丶杨延德)居然又回到了山西太原降生,成为了将门之子时,杨坚和独孤皇後的心中更是充满了感慨与激动。
杨坚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山西,那才是我们杨氏的根啊!若不是杨国被灭,我们又怎会来到弘农?如今看到孩子们又回到了山西,真是觉得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原点。”独孤皇後轻轻点头,眼中满是温柔与期待:“是啊,陛下,看他们如今这般模样,真是觉得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他们继承了前世的容颜和血脉,却又变得更加俊朗美丽。
而他们的性格也褪去了前世的不足,变得更加优秀。”说到这里,独孤皇後不禁想起了其他三个儿子,她轻轻叹了口气:“只是,希望他们五个孩子都不要受伤的好。而其他三个儿子,也同样的英武不凡,性格上也有所优化。
三郎延安仁孝温和,踏实勤勉;四郎延辉性情正直刚烈,冷静审慎洞察;五郎延德沉稳刚毅果决。看他们如今这般模样,真是觉得一切都充满了可能。”杨坚紧紧握住独孤皇後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是啊,皇後,看他们如今这般模样,真是觉得一切都充满了希望。我们杨家将的辉煌,定将在他们的手中继续传承!”
後来,某日宋辽边境上,寒风凛冽,战旗猎猎。辽军列阵于前,目光中充满了对宋军的敌意与挑衅。在辽军阵中,一位将领目光如炬,直视着宋军中的杨延定,冷笑道:“杨二郎,可还记得,605年,我们契丹人四万人被俘之耻?!”杨延定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但随即又舒展开来。他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的迷雾,看到了前世的自己——那个曾经权倾一时的晋王杨广。
但此刻,他不再是那个阴险狡诈丶算计他人的杨广,而是北宋的忠勇将领杨延定。他紧紧握住身旁的哥哥杨延平温暖修长的手,感受到来自兄长的坚定与温暖。杨延平的目光同样坚定,仿佛在说:“弟弟,别怕,有我在。”
杨延定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地看向辽军将领,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与自信:“啊,可这都是前世的事情了。如今我乃北宋杨家将杨延定,与你们契丹的恩怨早已随风而去。但若是你们再敢侵扰边境百姓的安定,我们杨家男儿也绝不会轻饶!”说着,他轻轻拍了拍杨延平的手背,仿佛在无声地传递着力量与勇气。
杨延平微微一笑,目光中充满了对弟弟的骄傲与信任。辽军将领见状,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想到杨延定竟然如此坦然地面对前世的恩怨,更没想到他如此坚定地守护着北宋的边疆。他冷哼一声,道:“哼,杨二郎,别以为你们杨家将就能挡住我们契丹的铁骑!今日,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们契丹人的厉害!”说着,他挥动手中的马鞭,指挥着辽军向宋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然而,在杨家将的英勇抵抗下,辽军的进攻一次次被击退。杨延定更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用他那七分狠与三分猛的枪法,让辽军将领见识到了杨家枪法的厉害。
战斗持续了许久,最终宋军取得了胜利。辽军将领望着败退的军队,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但他也明白,有杨家将在,契丹想要轻易攻破北宋的边疆是不可能的。战後,杨延定与杨延平并肩站在山丘上,望着远方的辽军营地。
杨延定感慨道:“哥哥,前世种种皆如过眼云烟。如今我们能并肩作战,守护这片土地与百姓的安宁,是我最大的荣幸。”杨延平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弟弟,你说得对。前世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今生如何作为。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丶有勇气丶有担当,就能守护好这片土地与百姓的安宁。”两人相视一笑,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馀晖中渐渐拉长,成为了宋辽边境上一道永恒的风景。
双龙会後,辽人对杨家兄弟的忌惮仍旧如影随形,尤其对杨家长子杨延平的忌惮更为强烈。虽然这位杨家大哥性格一向温厚内敛,但辽人深知,若不除去这位智勇双全的杨家长兄,日後杨家必将更加难以对付。
辽军自得知杨延定前世乃杨广之後,心中仇恨如烈火烹油,誓要除去杨家兄弟这个心腹大患。他们精心策划,只待时机成熟,便对杨家兄弟下手。这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杨延定难得没有与兄长杨延平并肩而行,独自骑马巡逻于边疆。他英姿勃发,眉宇间透露着前世未曾有过的坦荡与真诚,却也难掩那份骨子里的英武与不凡。
然而,危险正悄然逼近。辽军暗中潜伏,两箭齐发,直奔杨延定而来。杨延定虽勇猛过人,却也机警异常,他身形一闪,险之又险地躲过了直射心口的一箭,却不幸被另一箭射中肩膀。箭矢没入肌骨,疼痛瞬间袭来,但他却强忍不吭一声,目光如炬,紧盯着那些逃窜的辽军背影。
得知消息的杨延平,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他看着那受伤的二弟,心头不由得一阵疼痛,仿佛被万箭穿心。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时作为杨勇的他,始终保护着弟弟杨广,不让他受到任何伤害。虽然曾怨他丶失望过,但从未想过让他死。现在,看着受伤的二弟,那份兄长的保护欲再次被激发,他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与愤怒。“
延定!”杨延平疾步上前,挥剑斩断箭杆,小心翼翼地拔出箭矢。他轻解弟弟的衣衫,露出那已经血肉模糊的肩头伤处,心中更是痛楚难当,“你……疼不疼?”杨延定看着兄长那担忧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试图安慰兄长:“哥,我没事。前世我或许是个会算计的,但今生,我是杨延定,是你的弟弟。这点伤,算不得什麽。”
杨延平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个弟弟已经不再是前世的杨广,而是今生与他并肩作战的杨延定。他轻轻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声音低沉而坚定:“延定,你忍着点,我这就去唤军医来为你治伤。”说罢,他转身吩咐手下去请军医,自己则留在原地,守护着受伤的弟弟。他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冷静,仿佛是在告诉所有人,只要有他在,就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他的弟弟。不久,军医匆匆赶来,为杨延定包扎伤口。整个过程中,杨延定始终咬牙坚持,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他深知,作为杨家将的一员,他必须坚强,必须勇敢。待军医处理完伤口後,杨延平再次看向弟弟,眼中满是心疼与自豪:“延定,你长大了,变得更强大了。我相信,我们杨家兄弟,一定能共同度过这次难关。”杨延定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与感激。他紧紧握住兄长的手,声音哽咽:“哥,谢谢你。有你在,我什麽都不怕。”
这一刻,兄弟俩的心紧紧相连,仿佛任何困难都无法将他们分开。他们知道,只要彼此信任丶彼此支持,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敌人,守护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