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日薄西山9
【李自成入京後,为稳定京城秩序,下了严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闯军入城後还贴出告示,“大师临城,秋毫无犯,敢有掳掠民财者,凌迟处死”。】
【他派出官员接管各个衙门,要求民间百姓照常生活,并严令“罢市者斩”。此外,他还曾两次召见百姓代表,安抚民心。】
【之後,他又招抚明朝投降的官员,成国公朱纯臣丶大学士魏藻德率文武百官入宫朝贺,李自成封太子朱慈烺为宋王,并释放了刑部和锦衣卫诏狱关押的官员囚犯,授予他们官职。】
【京城形势稳固後,李自成派郭升丶赵应元率部接收山东,进而稳固了京城周边的形势。】
【但很快,李自成就发现明朝的国库空空如也,大明皇帝过得甚至比他还要凄惨。可是他已经下令“三年免征”,既不能向百姓征税,又必须要想办法解决军饷等财政问题。】
【于是,入京五日後,大顺军开始对明朝官员拷饷,并规定各级官员需缴纳的金额。通过没收明朝内帑丶宗室丶勋戚丶太监丶百官的家産,来解决自身的财政问题。】
【李自成拷饷後搜刮了大量的财富,侯门占十分之三,宦寺占十分之三,百官占十分之二,商贾占十分之二,共计七千万两!】
【若是崇祯知道他的大臣都富得流油,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崇祯:朕现在知道了,不必等李自成入京,朕可以自己来!
【那些投降李自成的勋贵百官大多都死在拷饷中,堪称最大的讽刺。】
【向官员索要饷银尤嫌不够,刘宗敏又放纵士兵抢掠京城百姓,给京城百姓带来了一场大浩劫。很快,索饷之事便蔓延到整个大顺领土……】
【这些财富为大顺政权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持,却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不仅加剧了军队内部的腐败和矛盾,导致军队纪律败坏,战斗力下降。还损害了李自成在民衆中的形象,使其失去了民心的支持!】
【因拷饷之事李自成得罪了各地官绅,他们人人自危,迅速倒向了李自成的对立面,其中最大的失误便是造成了吴三桂的倒戈!】
【起义军占领北京後,北方的劲敌就只剩下了驻防山海关的明朝总兵丶平西伯吴三桂!】
【吴三桂出身于明朝武将世家,自幼习武,擅长骑射,他的舅舅便是之前投降清朝的明总兵祖大寿!】
【吴三桂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家族背景,在明朝军队中迅速崭露头角。在袁崇焕丶祖大寿丶洪承畴等人或死或降後,吴三桂被任命为辽东总兵,负责守卫明朝的边疆。】
【李自成知道吴三桂拥有重兵,事关边防,他准备先招抚吴三桂後再行登基,然後派兵南下,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但他占据北京後便小觑天下人,太过轻敌,只派了一个降将唐通和一个降官左懋第携带金银锦缎,和吴三桂父亲的亲笔信,前往山海关招抚吴三桂。】
【吴三桂人在山海关,防守关外的清军,结果回头一看,自己要保护的国家都没了。】
【吴三桂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他希望能够建立军功丶封侯拜相。在明朝已经灭亡的情况下,他需要寻找新的靠山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李自成的大顺军和清朝的军队都对他构成了威胁,他难以同时抵抗两方的进攻。此时的他就面临着一个选择,选李自成还是清朝?】
【由于他的父亲吴襄和爱妾陈圆圆都在京城,吴三桂决定投降李自成,于是带着自己的亲兵回京。】
【然而,他刚走到永平,便听到父亲遭受拷掠,爱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掳走的消息,吴三桂与李自成脆弱的信任就此破裂,吴三桂当即率兵反回山海关!】
【清朝也向吴三桂递出了橄榄枝,承诺给他高官厚禄。】
【他的舅舅祖大寿早已投降清朝,还在那边混得不错,虽然没有了兵权,但好歹是一方总兵,没有受到迫害。于是,吴三桂于山海关起兵反叛,并向清军求援,与清军结为同盟。】
【吴三桂作为一位精明的乱世枭雄,只在乎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他选择投降清朝,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和家族利益。】
【而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过是後人的美化罢了……】
【吴三桂投降清朝後,打开山海关的大门,带着清军入关,协助清军平定天下,被封为平西王。】
【此後,他在云南当了几十年土皇帝,也确实实现了他个人和家族利益的最大化。】
【但藩王的存在与追求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本身就是矛盾的,清朝对以吴三桂为首的三个藩王不遗馀力的打压,吴三桂也对清朝极为不满。】
【公元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发动三藩之乱。】
【起兵之初,吴三桂的军队势如破竹,迅速占领大片领土。然而,随着清朝军队的反击和吴三桂军队的疲惫,叛乱逐渐陷入困境。】
【公元1681年,清朝军队攻入云南昆明,吴三桂在绝望中病死,叛乱最终被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