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菊宴持续到了傍晚,日落时分檀音和谢瑜便离开了。
这种宴会没有规定要留下用餐,大多是差不多了便会各自离去,离开前只需要托人去和主人家说一声。
檀音吩咐陪同的公主府丫鬟去和管家说一声,得到回应後便自行离开了。
出了公主府,侯府的马车停靠在一旁。
然而在这辆简朴的马车前,还有另一辆更加精致的马车,并且车旁站着一个人。
檀音一见,面上一喜,提裙上前抓住男人的胳膊。
“侯爷!”
“您怎麽来了?您不是说没空?”
谢循转身,一双冷眸落在她脸上,刹那间,冰雪融化。
“下午没空,如今有空了。”
理了理她额角的碎发,关切问:“玩得如何?”
檀音点头:“公主府很漂亮,花都很好看,景色很美,我从未见过如此多品种的菊花。”
侯爷也有後花园,但府内的花卉千奇百怪,各种都有,当然也有菊花,但不会像公主府一般,摆满了每一种在大齐境内能寻到的菊类。
她下午也是经由陪同的丫鬟介绍,才认出每一种,虽说她转头就忘了。
她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谢循眸光柔和:“那人呢?有没有人为难你?”
“没有。”檀音摇头,不以为意道:“她们不搭理我,我也不搭理她们。”
“何况,谁敢为难我?我可是侯爷的人。”
不知哪句话戳中了谢循,他展顔一笑,“做得很好。”
公主府的管家听说谢侯来了,赶忙出来迎接,顺带让小厮去向长公主通禀,被谢循制止了。
他表示自己只是来接人,时候不早,有机会再来拜见长公主。
谢瑜见长兄来了,很自觉地没有上前打扰,自己安静地上了来时的那辆马车,然後走了。
二人时光什麽的,她就不去的打扰了。
檀音和谢循上了马车,准备回府。
-
走了大半的路程,落日馀晖散尽,迎来暮色,马车却在途中遇到了一点小意外——
回府的路上正好碰上了迎亲的队伍。
街道只有那麽宽,若是撞上谁也不好让谁,最好的办法便是换道,只是需要绕一大圈,抵达侯府需要花上两三倍的时间。
所幸所处的街道位置距离侯府不算远,两人当即选择步行回去。
日落西山,正处于京城最繁华的街市,街道上车水马龙,两旁铺子丶摊贩林立,吆喝声不绝,热闹非凡。
大齐有宵禁,京城亦是,不过想起比前朝以及开国初,经过几代皇帝的治理,大齐百姓如今安居乐业,因而近十年来京城的宵禁有所松弛。
如今针对城内的夜市闭市时间有所推迟,除却家住在城外的百姓丶摊贩必须在城门关闭前出城,其他家住在京城内的店家丶摊贩则是能在亥时末前归家即可。
别看只是几个时辰的区别,实则对许多生意人来说收益能增添许多,不过他们也只能规定的夜市街道进行售卖,否则依旧会被巡逻的侍卫驱赶。
天色渐黑,街上处处点上了灯笼,以至于整条街都是明亮的,两人衣着华贵,容貌非凡,走在人群中便是一道风景线。
人员流动大,摩肩接踵,谢循很自然地牵过檀音的手,紧紧地包裹在手心。
街上卖东西的地方很多,一路上过去几乎应有尽有,走到人员聚集的地方,檀音还看到了杂耍,熊熊火焰从杂耍人口中喷出丶单手举起千斤石块身体岿然不动。。。。。。。。。
见她目不暇接,眸中泛光,谢循低头询问:“很喜欢?”
檀音嗯了声:“妾身印象中上一次来逛京城的夜市似乎还是在八岁那年。”
她若是没记错的话,那天是宋姝华的生辰,听说京城来了一群身怀奇功的杂耍人,看了的人皆赞不绝口,可惜对方并不接受达官贵人的邀请,拒绝上府表演。
宋姝华得知後央着要出府亲眼一睹,宋父和宋夫人疼爱他便应允了,安排了七八个护卫跟随,而她们其他姊妹则沾了她的光,也有幸出了府,逛了京城的夜市。
此刻京城的夜市和记忆中的场景似乎有区别,又似乎没什麽区别,总归是檀音贫瘠的记忆中的一抹鲜艳色彩。
谢循没再说什麽,脚步放缓,随她走走停停。
“哥哥姐姐,请问要买鲜花手串吗?”
一道怯生生的女童声响起,檀音低头,看到路边两个扎着双丫髻,样貌相似的女童略紧张地看着他们,两双眼睛明亮灵动,如出一辙。
檀音来到她们篮子前蹲下,柔声询问:“什麽是鲜花手串?”
大一点的小姑娘见檀音回音,目光一亮,连忙指着手工编织的篮子结向她介绍:“就是这样的。”
“这是我家院子里种的树开的花,我和妹妹捡了许多串成了手串,想卖钱补贴家用,希望姐姐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