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骗你作甚?”史嬷嬷瞪她一眼,恨铁不成钢道,“好处且多着呢……”
老榕树下,晚秋早间的风凉得彻骨。
宋晞的眉头因着史嬷嬷的话而越发紧蹙。
京城?
谁人狂妄,能躲过永熹的视线,将手伸进青州,在南宁侯府眼皮子底下,与大势已去的淮南王府沆瀣一气?
*
“……可念过什麽书,上了几年学?”
“作诗可会?书法如何……”
是日午後,秋阳斜照的夫子堂前。
宋晞与苏苏两人抵达时,檐廊下方已经里三层外三层。
夫子堂廊下,一名朱色长袍丶秀眉无须的男子斜倚在紫檀木椅上,手里执着清茶,双目微阖,仿佛百无聊赖。
左侧玄衣墨冠的两人,一人手捧茶盏,一人手执名录,正冷冷扫过庭间四下。
檐廊阶下,赖妈妈几人整衣肃容躬身在旁,早没了平日里颐指气使的气势。
学中女子各个新装,听那玄衣墨冠的执使喊出自己的名字,才敢小心翼翼出列半步。
“李小妹?”
又尖又细的声音自廊下传来,宋晞正被苏苏推着往前挤,闻言倏地一顿。
旁人或许不知,她自小长在宫中,又如何会分别不出,那执使的声音分明宦官无疑!
京里来的宦官?
那躲过永熹耳目,与淮南王联手之人,莫非也是宫中人?
“嗯?”
不等细看,觉察出人群之外放肆端量的视线,倚靠正中之人倏地睁开眼。视线相触,那人的眉头微微一蹙。
“你二人!”
不必那人开口,近旁端茶执盏的执使倏地直起身,眼刀飞向衆人之时,右手指着宋晞两人所在,尖声道:“除名!不准近前!”
“等……”
“走!”
“等等!”
“姑娘,可还好!”
不容两人辩驳,只数个时辰未见的两名壮汉再次出现在宋晞面前,朝她咧嘴一笑,很快如昨夜那般,熟门熟路钳住宋晞的双手反剪在後,一边抵着往宿房方向走,一边冷笑道:“两位姑娘好福气,今儿个晚上便送两位出东海……”
顾不上壮汉口中之言,宋晞挣扎着往後看,正瞧见李小妹一脸欢天喜地跑向廊下。
执笔之人朱笔一挑,一袋沉甸甸的银钱便从小厮手中交到了赖妈妈手上。
宋晞:……
原来如此。
难怪形容出挑的姑娘们更受嬷嬷待见。
*
“姑娘!”
宿院西北角,待那两名壮汉离去,苏苏已顾不上遮掩,探头张望片刻,倏地关上房门,转过身道:“趁大夥都在前头,姑娘且快些收拾收拾,我送姑娘出去!”
“苏苏!”宋晞一把拉住她,沉声道,“不可!”
苏苏眼里浮出不解,一脸焦急道:“为何?学中情势不同寻常,若是去了东海,还不知会发生何事,云姑娘若是出了什麽事,我丶爷……”
“苏苏!”宋晞轻声打断,左右看了看,轻道,“莫怕,子归在我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