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学《周易》,学着倒是有点难。”贾珠有些无奈地看着手中的《周易》。
“这个我就不太懂了,不过听说《周易》极为高深,学好之後便能给人算命,这是真的吗?”王熙凤好奇地问道。
贾珠被逗笑了,“也没那麽玄乎,科举学习《周易》,也主要学习他的思想理念,譬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再比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然,卦象也是要认识的。”
王熙凤恍然大悟。
王熙凤陪着贾珠说了一会儿话,还得去给贾琏送点心,便去东院找了贾琏。
王熙凤来东院的时候,发现贾琏正在写大字,写了一个字不满意,把纸张揉了,又重新写,地上满是写大字的废稿纸。
“表妹来了,快坐。”贾琏完全没有贾珠那种书房凌乱的不好意思。
王熙凤坐了下来,笑道:“表哥还真是用功。”
“没办法,先生说练字得从小时候抓起,养成不好的习惯,日後的字迹很难纠正,让表妹见笑了。”贾琏耸了耸肩道。
“表哥的功课做完了吗?”
“还没呢,不过也差不多了。”
“老太太让我来给表哥送点心,让表哥注意休息,读书重要,也不要累坏了身体。”
“多谢老太太关心,也多谢表妹跑这一趟。”贾琏道谢。
“刚刚去了珠表哥那里,珠表哥正在学习《周易》,两位表哥念书可真是认真。”王熙凤回想起自己哥哥王仁的书房,书房每时每刻都干干净净的,就连研墨的砚台也像是新的,没有半点磨损的痕迹,兄长手中也抱着一本书在看,可兄长每次看书的时候都一脸的笑容,她有时候真的很好奇书里写了什麽,能引得兄长那般高兴。
再看看贾家两位表哥念书,桌面上堆着书籍纸张,虽然凌乱,但是却很有生气,砚台中的墨水也时刻充盈,能随时书写,毛笔放在砚台上,已经用过了,他们即使捧着书,也是对着书默默地在背诵,而不是捧着书对书笑。
“珠大哥哥比我年长,入学比我早,没想到都已经开始学习《周易》了,看来我还得努力一些。”贾琏想起自己才开始学《论语》和《大学》,便有些挫败。
“琏表哥已经很厉害了。”
“表妹平时都念一些什麽书?”贾琏问道。
许是刚刚在贾珠那里尴尬了一下,再被贾琏问这个问题,王熙凤倒是自然不少,回答道:“我们王家的家训,女子无才便是德,故而不成念书。”
“那不是很无聊,平时得空,也不知道用什麽打发时间。”
“平时可以做女工丶扑蝴蝶,再大一些,可以帮助长辈理家,不会无聊的。”
“做女工总有厌倦的时候,扑蝴蝶也总有天气不好的时候,长大後帮助长辈理家,可你还小呢,如若会认字了,你还可以看看话本呢。”
“话本?”
“对呀!我母亲有了身孕,平时她喜欢练功也不能了,父亲便给母亲收罗了不少话本打发时间,我还听母亲讲过话本中的故事,还挺有意思的,只不过父亲不许我现在看话本,不过表妹的话应当是可以的。”
听到贾琏这样说,王熙凤有些神往。
“表妹要学认字吗?如若想学,我可以教你。”贾琏问道。
王熙凤犹豫了,道:“我们家的家训,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能学的。”
“这是在我们家,你只要不说出去你认字,又没有其他人知道,日後,你想看话本,悄悄躲起来看就成。”贾琏道。
“不丶不成的。”王熙凤连连拒绝。
“好吧!”贾琏耸了耸肩,没有再强求,他也是觉得这位表妹一个人待在後院会无聊才有这个建议,既然她不想就算了。
“琏表哥,我还要去陪老太太,就先告辞了。”王熙凤道。
“好!表妹慢走。”
等王熙凤走後,贾琏又回到自己的书桌前,继续完成自己的二十个大字。
到了用晚膳的时候,贾琏去陪桑梓用晚膳,顺便将王熙凤今日去给他送点心的事情告知了桑梓,也有些惋惜王熙凤不肯跟着他学习认字。
“王家表妹去给你送点心?”桑梓表情奇怪地问道。
许是觉得桑梓的表情太奇怪,贾琏下意识解释道:“是老太太让她给我和珠大哥哥送点心的,让我们两个爱惜身体,莫要太伤神。”
“原来是这样。”桑梓安下心来,道:“你王家妹妹的家训是如此,你王家妹妹不想违背家训也正常,你又何苦勉强,倒是惹得人不快。”
“我只是觉得她一个人在後院没个玩伴也忒无聊了,如若认字倒是可以看看话本打发时辰,倒是没想那麽多。”
“大大咧咧的,日後说话可要多想想,毕竟是人家的家训,你掺和进去做什麽?”
“母亲不觉得王家的这个家训有些不太好吗?女子无才便是德也不是说不许女子念书呀,也不知道王家是怎麽理解的,女子多读读书不好吗?书中自有黄金屋,女子念书虽然不能建功立业,可是书中的道理也可以教给孩子呀,母亲就是念书了的,父亲说什麽,母亲都能接得上父亲的话,夫妻之间,一个念书,一个不念书,说话都说不到一起去。”
“小小年纪,考虑得这麽多,你现在就是好好念书,争取考一个功名回来。”
“母亲放心,儿子一定不负衆望。”贾琏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