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族亲们,办个族学都办不好,我就想把贾家的那些子弟全部送去别人的书院念书,管理严苛一些的,不至于一个个养成懒骨头。”贾赦道。
柳青恒恍然大悟,他在脑海中仔细搜索了一番,还真想到了一个。“学生倒是想到一个学院,是南边郊区彩霞山上的学海书院,学海书院是一个举人办的,收的基本上是附近贫寒百姓家的孩子,束修也就是一些百姓家的地里産的东西。”
“院长怎麽没继续考了,而是办学院了?”
“院长的腿坏了,没有再继续考的资格,不过学海书院条件艰苦,据说学生还得自己种地,管理得也很严格。”柳青恒道。
“原来如此!”贾赦觉得这个学海书院倒是适合贾家,学海书院穷,正好贾家最不缺钱了。
送走柳青恒後,贾赦让人去打听学海书院的情况。
结果确实如柳青恒所说,这是一所给贫苦百姓开的学院,出资是院长本人,院长原本也是金陵城富户的孩子,不过父亲死後,亲眷就开始争夺钱财,即使是他也被害了,最後被贫困百姓给救了,可是依旧伤了一条腿,为了报救命之恩,他夺回了家産,然後创办了这样一所学院。
了解学海学院的情况後,贾赦上门拜访了。
学海学院是真的很穷,这些学生上门念书,基本上是可以说没有收任何费用,二十年过去了,院长再有钱,银子也所剩无几了。
“您确定要资助我们学院?”陈院长不可置信道。
“当然是有条件的,就是日後我们贾家人来学院念书,您必须都得收下,无需给他们特权,只要教授他们知识就好。”贾赦解释道。
“没问题!”陈院长一口应下。
“陈院长不再考虑考虑?”贾赦道。
陈院长苦笑,“说实话,如若世子不支助,这个学院怕是明年就开不下去了。”
贾赦想了想,也能理解,学院又没有其他的进项,可是学院的花销可不低,就比如请先生每月就是不小的花销。
最後贾赦决定把祭田一半的收入捐给学海书院,另外一半继续交给族中,再将荣国府那些産业的收入,交给族中的那一半再分出一半来捐给学海书院。
对于贾赦的做法族中不少人都有异议,只不过这些人身上都不干净,贾赦才查账,如若他们反对,贾赦就让他们把贪墨的银两给吐出来。
对于族中普通族人来说,这样也挺好了,原本那些银钱也到不了他们手中,而且以前族学风气不好,不仅学不到东西,还会把孩子带坏,去了学海书院,不用再担忧孩子的学习问题,学海书院这些年也培养了不少学生出来,就算去学海书院只认识几个字,也能找一个账房的差事。
喝了大夫的药,又配以针灸,贾母是终于醒了过来。
贾母醒过来後,贾政连忙过坐在贾母床边,关切地问道:“母亲,你醒了,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贾母悲愤地看着贾政,擡起手,一巴掌扇了过去。
桑梓站在一旁,有些惊讶,这老太太居然会打这个最心疼的二儿子,看来在宫中受到的刺激不小。
不说桑梓惊讶了,就连贾政和王氏也都没有反应过来。
贾母悲愤地看着贾政,不停地喘着粗气。
桑梓看着贾母悲愤的模样,害怕刚醒的贾母又给气厥过去,连忙开口道:“太太,大夫刚刚过来您检查了身体,让你这段时间不要动气,再生气会让病情加重。”
“老大媳妇,让他们夫妻搬回西院*。”贾母沙哑着声音道。
“太太!”王氏惊呼出声。
“是!”桑梓嘴角带着笑应下,她就说嘛,二房即使住了荣禧堂,二房也是保不住的。
“老大媳妇,你和王氏先出去。”贾母道。
“是!”桑梓率先离开了贾母的卧房。
王氏看了看贾母,又看了看似乎被打懵了的贾政,又看了看已经走远的桑梓,最後给贾母行了一礼,然後跟上桑梓,离开了贾母的卧房。
等桑梓和王氏走了,贾母才开口道:“老二,你没有什麽想说的吗?”
贾政似乎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起身,直接跪在了贾母面前,道:“母亲生病,心情不舒坦,打儿子是应当的,只要母亲注意身体。”
“我且问你,四皇子让你在一旁等了一个时辰,又提醒你正堂不能随便居住,还提醒你做事谨慎一些,莫要影响名声,你为何只说四皇子拉拢你,让你注意名声,丝毫不提四皇子让你等了一个时辰,正堂不能随便居住?”贾母悲愤问道。
“这不是四皇子给儿子的考验吗?”贾政不解道。
“这是考验吗?你可知道今日淑妃让我入宫,直接说你有什麽地方值得四皇子拉拢的?我的脸都给你丢光了。”贾母悲愤道。
“不是拉拢我的?”贾政不敢置信。
贾母看着贾政如今都还没想明白,露出苦笑,“你升官的事情不要想了,我们做的这些事情陛下也已经知道了,陛下不会再给你升官了,你安安分分地待在工部吧。”
“母亲!儿子真的是以为四皇子在拉拢呀。”贾政拉着贾母的手,哭诉道。
“事已至此,你安安分分地搬回西院吧,荣禧堂和荣庆堂就让给老大夫妻。”贾母道。
“我搬便行了,母亲怎麽也要搬?”
“你好好当差,等陛下忘了这事儿,你说不定还能凭借政绩往上爬。”
“母亲!”贾政眼泪落得更凶了。
与贾政说完,贾母的病情更重了,贾母办院子的事情只能先搁置下来,等贾母养好病再说,不过贾母要搬院子的事情整个荣国府的下人都已经知晓。
贾母病得如此重,桑梓再让人给贾赦去了信件,让他速归。
等学院的事情安排妥当,贾赦这才松了口气,他终于彻底把金陵的事情理清了。
金陵的账,他以後每年会派一个账房来查账,贾赦之前觉得府上五个账房先生已经够多了,现在看来远远不够。
就在贾赦把金陵的事情了结了,他收到了桑梓的信件,贾母生病了,让他速归,贾赦也不敢耽搁,让人连夜收拾行李,赶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