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各个时空的皇帝都在凝视天空,尤其是一些要准备改革,或者正在改革的人,比如杨广,崇祯,秦始皇,李世民,武则天,秦孝公,吕后,王安石,张居正,雍正等人。
他们都明白,改革变法是一把双刃剑,要么带来的是繁荣,要么带来的就是毁灭。
甚至连孔子也站直了身子,他要吸收更好的东西进入自己的学说中。
如何从历史中抽丝剥茧找出真相,也是儒家人应该掌握的东西啊。
不,这是一个重要想要成功,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掌握的技能。
刷,天幕中的弹幕被屏蔽了,画面一闪,新的视频开始播放了。
陈勇理性的声调徐徐推进。
为什么博主认为推翻周厉王的会是天子六师呢?
理由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理由:咱们先否定一下传统观点,认为是手工业者反对周厉王。
可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现代学者的推论,以及对专山泽政策的重新解读,认为周厉王是征税,而非垄断山泽经营。从而确定了是允许全民开采山林泽海的资源,那么,其实受益最大的就是手工业者这个群体,他们几乎就是零成本经营。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周厉王以及主持改革变法的荣夷公,其实就是代表了手工业者的利益。
既然手工业者是这次改革的直接和最大受益者,那么他们就不会参与到了国人暴动中,或者说,他们不会主动挑起暴动,推翻一个政策对自己有利的天子。
接下来,国人的群体就缩小到了贵族,也就是召公等辅助大臣,卿大夫,以及士,还有天子六师。
(说的不错,既然是开放山泽,以手工业为主的这些小商贩,当然是除了贵族之外的最大受益群体。)
(我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很离谱,手工业者跑去参合什么。)
(就算是真是垄断了山林泽海,他们其实也没有损失,因为之前他们进货要钱,山林泽海是贵族在掌控,垄断之后,还不是要钱来进货,没有什么改变啊。)
。。。。。。
第二个理由:镐京城中的国人,有八成以上都是天子六师,如果想要造反,有且只有他们是主力。
为什么这说,咱们可以对镐京城内的国人做一个人口分析。
国人无非就是诸侯,卿大夫,士,以及手工业者。
诸侯除了召公等扶正大臣,其他都不会来镐京,诸侯的数量也就三五个,加上仆从奴隶,撑死了不到一千人。
卿大夫,属于官吏阶层,在周天子的朝政体系内任职,总数也不会超过一两千,加上仆从奴隶撑死了一万。
手工业者就是流动人口,在商业极其不发达的周朝,撑死也就两三千人。
而士,其实就是天子六师,他们光是在军队中充当正规军的,有番号编制的就有人。
但他们只有这么多人吗?
不!这只是其中的精英。
我们看历史,一定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周公旦设计的周礼,官职和爵位都是世袭的。
也就是说,天子六师要从大周建立的那一刻起,世世代代都要保护天子,为了继承这份权力,也为了家族发展,天子六师的家族都会慢慢的迁徙过来。
而且,周天子为了能够对天子六师有一定的掌控权,也需要把天子六师的家族留在镐京城内,充当人质,这就是利益捆绑,双向奔赴。
到周厉王时期,他们家族发展了近乎两百年,你想想,家族有多大。
既然家族在这里,你说天子六师的有多少人?
一个中小贵族,不光是有叔伯兄弟,还有家仆奴隶,这些家仆奴隶,就是天子六师的后勤保障队。
可以这么说,不光是镐京城,就是在城外,基本上八成的人口都是天子六师的人,他们就是天子的爪牙。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实力保护和拱卫天子。
(我去!这个是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从人口分布的角度分析,简直一目了然。)
(天子六师不就相当于明朝的军户,你这么一说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第一代也许人不多,几代人下来,繁衍的就可怕了。)
(最可怕的是,他们还有奴隶,想象他们的后勤保障有多少,至少也有2倍到10倍的人口。)
(说一个知识点,天子六师就是中小贵族,他们之所以战斗力强大,是因为挑选了家族的精英。)
(那我在补充一句,为什么史书上会记载有人拿着农具,天子六师是贵族,人家贵族是不干农活的,可他们是有仆从和奴隶,专门就是伺候他们的,帮他们耕种城外的土地,伺候他们衣食住行。)
(感觉一下子就对国人暴动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我有哪个画面感了,对哪个时代也有了具象的概念,博主,你厉害啊,我当
;初学历史的时候如果这样讲,也不会不及格。)
。。。。。。。。。。
周厉王痛苦的闭上了眼。
其他人也许不清楚镐京城的人口分布。
他能不清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