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枭虎 > 谏退军 慷慨陈词(第2页)

谏退军 慷慨陈词(第2页)

宁悠这旁敲侧击没能起效,赵豹是走了,可另一棘手的事情便又摆在了眼前。

赵虓这些日和张德谦以及陈棠的争论显然是没个结果。这日张德谦急匆匆地登门而来,可赵虓并不在府上,王淮来传话的时候,宁悠还以为他听错了。

“张公是来见我的?”

“是,奴问了两回,大人说就是专程来求见王妃您的,不是面见殿下。”

亲王的王妃是可代王面见群臣的,但那必有前提,得大王不在或不方便,才可由王妃代行职责。他这样突然前来,宁悠当然应该推辞不见,并请人告知赵虓才是。

但她已经猜到了张德谦来的目的。他平素也不是冒冒失失丶行事莽撞之人,今日尤不寻常地登门来见她,恐怕是与陈棠商议再三,权衡利弊,迫不得已之法。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请张公至中堂稍候吧,我这整理衣装便过去。”

依祖制,王妃每有召,必以与王同规而着,如有见王。所以她特意换了织金凤纹鞠衣,外又加了大衫,戴鸾凤冠,颇为隆重地往前去了。

张德谦一见她进得厅来,便行了跪拜大礼,屈身匍匐,额头触地,三叩以後才道:“微臣叩见王妃,请王妃万福钧安。”

宁悠坐下来,“右都相平身吧。”

张德谦道过谢刚起身来,又是再拜下去,“微臣未经禀告便擅自前来,还请王妃恕罪。”

“您也知道这是擅自?您这般,至于我何地啊?”

不料她会发难,张德谦硬着头皮道:“事急从权,微臣已顾及不得许多。王妃既然愿意见臣,想必也愿犯此险。”

宁悠叹声,请他坐下说话,“既然如此,就勿说这些了,还是开门见山吧。”

张德谦亦不拖沓,“那微臣就直言不讳了。殿下上月在汝州时就提出了要继续北进丶攻下刑城关之宏伟图景,但很快遭到衆将极力反对和劝阻。臣与左都相亦是从顾全大局角度劝殿下暂缓此计。此後奉丶黄两处粮草大营屡遭滋扰,我军疲于应付,殿下便未再提及此事。臣本以为,殿下已然放弃这念头了,可不曾想这月又提出来,且更是坚决。臣与左都相连日来苦口婆心晓之以理,想必王妃也有所耳闻,奈何殿下是心意已决,实在劝不回头啊。若不出意外,殿下已准备这些日就从顺安丶翺州等地调集万担粮草,以备出兵。”

果然,他还是无论如何都要迈出这一步去。已到了调集粮草的关键时刻,那麽此事岂不是难有转圜馀地了?

她凝重地望向张德谦,“右都相来找我,难道是寄希望于让我劝服殿下麽?”

他道:“微臣知道不该令王妃从後宅卷入前朝政事,可已经到了这般地步,微臣也只有放开手脚大胆一试了。”

“您且说说您和左都相主张不用兵的缘由?”

张德谦便逐一分析,陈列五点:

其一,大军于去年腊月攻取建孜,仅休整一月便又再攻汝州。占据汝州後不久,又遭到刑城关守将秦裴于东西两线不断地出兵骚扰和劫掠。连续作战应对,军士疲乏,军心不稳,归心似箭。

其二,汝州补给远不足令近十万大军久撑,眼下已在不断从建孜多地调集粮草,要取刑城关,仅以汝州为据点更远远不够,必充沛奉丶黄两处粮仓。然而秦裴早已洞察我军意图,提前发动攻势。

其三,即便解决了补给和粮草问题,刑城关地势位居险要,秦裴只要据守不出,以逸待劳,我军就将被拖入无尽的消耗战之中,最终恐怕未必能攻下城池,却平白折损将士和粮草。

其四,靖军十万大军六成为骑兵,重骑丶轻骑各半,其馀四成才为步兵。殿下统兵尤以快速灵活的运动战和游骑战着名,最是不擅阵地战丶攻城战。而秦裴不仅守城经验丰富且尤其谨慎,以我之不擅去对敌之所长,则胜算锐减。

最後,以上四点之外更不能忽视的是心理因素,冀军八年前在刑城关惨败,至今关外还有冀军的乱坟冢,就连殿下自己也差点埋骨此地。现在卷土重来究竟是一举战胜心魔,还是再度折戟沉沙,当真要在如此不合适的时机去尝试吗?刑城关这骨头即使啃下来,只怕也要磕掉半颗牙,我军的将士性命难道就不值得殿下珍惜吗?

张德谦慷慨陈词,每一条理由都让宁悠的心忐忑一次,待他说完,她已彻底为他说服,认为此去简直是千难万险了。他最後问出的这个问题,更是她一直想问赵虓的。

何时不行,当真就要在此时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