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真假公子里的拿乔小伴读(26)
里面有很多杂文书籍,分门别类的放着,尽头是楼梯,上去就是三楼。
三楼全是名师的画,往里还有一道暗门,通道用青色帘子挡住了。
书舍的书童领着上来的客人往里走,沈确也想去看个究竟,书童们被沈确的容貌惊艳到,有两个抢先迎了上来。
“公子,要带您去雅房看看最新出的图册吗?”其中一个书童拉着沈确的袖子问。
三个人堵在楼梯口实在拥挤,沈确生硬的扯回袖子:“不用,我自己上去看看就行。”
那两个书童还不死心:“都是带人上去的。”
沈确还是坚决道:“不用。”
他透过帘子随意瞥了一眼,待看清里面墙上挂着是什麽,吓得落荒而逃。
当晚,沈确回府就发了烧,迷迷糊糊间梦见了自己去书舍买书,结果走上三楼,在门口碰到了杨笙。
杨笙拉着他的袖子:“走啊,少爷,竹生带你进去。”
沈确愣了愣,说:“好。”
沈母派出去的人查明原委,沈确那边服侍的人也过来汇报,她听完,笑了一下:“该娶妻了。”
自从杨笙上次跟崔夫人提了图集的事,崔夫人就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眼见崔文远心定了,今年府试院试也过了,年後就要会试。
崔母约上沈母,私下给孩子们相看起亲事。
杨笙十八岁了,崔文远和沈确明年也快二十,都耽误不得。
大魏律例规定的是男二十娶,女十五嫁,先订上亲,等明年三人去参加科举,功成名就,洞房花烛也是笑谈。
杨笙知道後,跟崔母表示自己还不急,崔母只好跟沈母商量另外两个的亲事。
几天後,沈母登门找崔母,二人坐在院子里的凉亭下,俱是一脸难色。
沈母几次想开口,都叹了口气,憋了回去。
崔母也好不了哪儿去。
过了会儿,两人同时出声:“文远(确儿)说不想成亲。”
崔母用眼神示意,沈母先开口道:“前年我送了两个通房给沈确,被沈确拒之门外,说是功未成,名不就,谈不了儿女情长,我原以为是这孩子纯情,便让春柏去……结果沈确把人轰到庄子去了,还配了门亲……”
沈母唉声叹气道:“昨天我把他叫来,让他这个月放假随我去宴会相看,他说他不去,等登科及第再商议此事。”
崔母精神不振的点头:“我家的也是。”
“我原是想迟点说亲,让文远好好念书,现在举人是板上钉钉的事,文远说不考上状元,就不成婚,先不说他能不能过了後面的考试,这考上状元这得等到何时?”
崔母发起了愁:“状元就一个,会试殿试那可都是千军万马过河,他连府试都是垫底过的,考不上还真不成亲了不成……”
想起崔文远昨日说的话,什麽急着抱孩子就去抱抱长风的,不行再来个弟弟也成。
崔母气得精神一振:“往好点想,就算没当上状元,只要过了殿试,我就不信他们会选择再等三年,重考还不成?”